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扬 篆
师父王成斌: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王成斌乃军旅出身,幼年曾受过书画启蒙,青年时代在部队有幸接触了篆刻。从此,便与篆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30余载。
真正搞艺术的人一定心怀赤子之心。每个见过王成斌的人都会被他真率、豁达的风度所感染,他的作品却能让人感受到一股细腻又沉着的定力,无怪乎他的弟子们总是赞叹:“师父有着绣娘一样的细致、从容。”这样醇厚的表现力离不开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潜精研思。
自2000年转业回扬,王成斌一直刻苦钻研,只是不得名师指点,甚为遗憾。但是,老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因友人牵线,他拜访了浙派篆刻大家周建国老师,潜心研究浙派鼻祖王福庵的白文和铁线篆。2013年,由郭廉俊主席引荐,他正式成为西泠印社费名瑶先生的入室大弟子,深入研习细朱文。在费名瑶先生的指导下,他融合王福庵的篆法及陈巨来的刀法,形成了自己的细朱文风格。有了名师的鼓励,王成斌欢欣鼓舞,又在2016-2018年期间相继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举办的名师工作室,拓展自己在玉印、鸟虫、古玺、秦印等印风的知识和眼界,期间得到谷松章、郭强、王道义、陈靖、赵熊、傅舟等多位西泠名家的悉心指导,不仅丰富了创作风格,更是将书法、篆刻、古文字等诸多学科的脉络打通,让自己的创作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自此,各类印风的篆刻作品他都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细朱文充满了婉转秀逸的韵味,汉玉印兼具着刚劲古雅的形容,鸟虫篆展现了高致瑰丽的风姿,古玺蕴含着真朴天然的气质。他多次参加由中国书协、西泠印社等专业组织举办的国家级、省级等诸多篆刻艺术展,屡获殊荣。作品被《当代篆刻家玉印风格篆刻作品集》收录,并在日本、台湾展出。由于他在篆刻艺术创作方面成绩斐然,如今他已是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友会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会员、南京印社社员、中泠印社副社长、扬中市书画家协会副主席、篆刻艺术推广协会副会长。
取得了这些成绩,王成斌更加觉得责任重大。一方面,他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比如2020年,当新冠疫情肆虐时,扬中的桑宁、田英、王玉、朱玮晔四名医务人员赶赴一线,王成斌为她们篆刻“安国宁家桑宁”、“巾帼英雄田英”、“英英玉立王玉”、“炜光彩溢朱玮晔”等内容以及名章,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赞美。今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王成斌又创作了“创文”主题的组印,展现了扬中人民创文的热情和自律。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培养年轻的篆刻人才。王成斌常常腾出业余时间,为学生们讲授每种篆刻风格的特点和要点,疑难之处都会亲自奏刀演示;对学生们的作业总会仔细批注,让她们少走弯路,高效进步。在这样出色的师父带领下,学生们自然不敢懈怠。
大徒弟姜巍巍:
欣欣先濯雨,澹澹高月华
姜巍巍来自黑龙江北安,当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化学硕士时,偶然来到扬中,就被江南的美景深深吸引,于是打算就此扎根。正是有着一种对美好的向往,对美丽的感知,在她与篆刻艺术相遇时,便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虽然这时,她已过而立之年,但是真心的热爱,让她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余,拥有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她常常起早贪黑,苦心研究古人的印谱,尝试各种印风,在孜孜不倦的努力下,甚至达到站在路边手握刻刀就能篆刻的水平。虽然过程充满酸甜苦辣,但是学习中带来的肯定和喜悦,让她感觉每天都是非常美好的。
她的作品也在省市级各类书法篆刻展中频频获奖,比如2016-2018年期间相继入围江苏省第十届新人书法篆刻展、江苏省第七届青年篆刻展。如今,她已是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泠印社社员、扬中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副秘书长。除了创作以外,她还担任扬中中等专业学校篆刻社团的指导老师,为篆刻艺术推广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徒弟陈泓宇: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陈泓宇是一名从杭州返乡的技术青年。在杭期间便通过篆书日课练习调整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回乡后也一直坚持,只是苦于无人指导。机缘巧合,有幸得到王成斌老师的指导,同时也被他篆刻作品中呈现出的那种“叫人一眼万年”的风采深深打动。真正拿起刻刀时,更是有种“初会便已许平生”的感觉。虽然一直从事技术工作,但是她也对哲学、文学、艺术极为热爱。篆刻给了她一条畅快表达的途径,能将自己在人文学科方面的积累和理解融会贯通,灵感更是源源不断。自此,她便将篆刻作为自己此生根植的重心,一有空闲,就整日沉浸其中,享受时光缓缓流淌的每一个瞬间。
经过不懈的努力,短短几年,她的作品也多次入围省市级各类书法篆刻展,2020年以“易经”为专题的篆刻作品入围第十四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现在她已是镇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扬中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理事,也成立了自己的书法和篆刻艺术工作室,并担任立新印社和新坝中心小学篆刻社团的指导老师,将爱好与事业结合,让理想与现实齐飞。
“一个人能拥有热爱,就是一种幸运。”因为心中有热爱,他们才会不断追寻和探索,才能与篆刻艺术双向奔赴,并将此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恰逢传统文化复兴的机遇,他们又将自己的技艺融入这时代洪流中,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发光发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