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上一条:今年目标交船18艘计划完成销售25亿元 下一条:我市项目招引强势开局
1人1天洒药300亩我市科技助农春耕忙
王萍   2023-02-26

   本报讯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在八桥镇利民村的田间,一行行绿油油、齐整整的小麦正茁壮成长,种粮大户徐兴雷正依靠科技的力量忙春耕、望丰收。 爬上一个“大家伙”,启动设备,徐兴雷变身“驾驶员”开着他的植保机出发了。机器在田间穿梭,只见调配好的农药呈现雾状在绿油油的田间四散开来。他向记者介绍,从配药到打药,20亩地只需要40分钟,就拿利民村这一片300亩地的农药喷洒工作来说,徐兴雷一个人一天就可以轻松完成。 徐兴雷是连云港东海县人,到我市从事农业经营9年了,最早期他只承包420亩地,一家四口扑在农田上,每到育秧、插秧、施肥、除草、收获等节点,都要依靠大量人工来帮忙。最近这几年,徐兴雷的农机库房一点点充实起来,大小拖拉机、无人机、插秧机、植保机、收割机、铲车、叉车一应俱全。如今他在油坊、八桥、西来桥共承包了1500亩地,仅插秧和收稻、收麦两季忙时需要人工三四十个,其余农田作业全靠机器代劳。 “以前的小马力拖拉机翻耕力度不够,秸秆还田率相对较低,喷洒农药都是请一些老人帮忙,她们辛苦,但洒药均匀度不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无人机、植保机这些设备帮忙,种出来的小麦、水稻,产量高了,品质好了,收入也提高了。”徐兴雷高兴地说。 “田里不见人、农机来帮忙”,这是科技助农带来的最大变化。新的一年,徐兴雷计划继续购进新一代的农业机械,继续向农技专家学习,通过严把田间管理质量、严控农药化肥用量等措施,让“智慧农机”发挥最大效益,培育出产量更高、质量更优的水稻和小麦。 (王萍)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64153424
位访问者
本年度:110774337 本月:7124567 今天:4341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