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上一条:文明众筹“你我他” 下一条:中共扬中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举行
乡村振兴“领头雁”
——“一路上有你·2022”年度综述系列之六
下转2版   2022-12-26

   眼下,走进我市的各个村落,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柏油路户户直通、一幢幢温馨别致的民居井然排开、一盏盏新式路灯巍然挺立、一排排图文并茂的文化墙给人美的享受,处处散发着现代气息的田园式美丽乡村,让人眼前一亮。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犹如和煦的春风吹遍扬中大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正徐徐染色铺绘。 产业正兴旺 农业有奔头 在新坝镇立新村云标果园内,70余亩枇杷树一眼望不到边,星星点点的淡白色小花被大大的枇杷叶子包围着,一簇簇地缀满枝头,在冷冽的寒风中送来一阵阵香甜,让人不禁心生暖意。 “现在气温到了零下,花和果的防寒是第一位的,一点不能大意。”田成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果二代”,他没有躺在父辈创业的“功劳簿”上,而是苦心钻研果园转型和销售新法,用打拼换来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佼佼者。 2018年起,“云标枇杷”开启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这让他的枇杷卖得更快、更远,而这一切要归根于儿子田成翔的“归园”。“以前,我在大全集团做销售,后来辞职回家来帮忙了。主要是因为父亲年岁大了,不忍丢了这园子,废了数十年的心血。与他的思想观念不同,我在果园管理和果品销售上都做了创新,经常出去学一些新技术,也通过网店、微信等拓宽了销售渠道,以此进一步打响品牌,卖出更多的枇杷。”田成翔说。 如今,田云标的枇杷园已成为江苏省果树研究所技术合作单位,每年都会迎来各地的参观交流,而他的枇杷也乘着“互联网+”的翅膀飞到了全国各地,固定客源约百家。 眼下,不远处的立新高效农业园里的红颜草莓已经成熟,一排排草莓生机盎然。农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打包,一派繁忙的景象。立新高效农业园链接周边润福家庭农场葡萄园、云标果园枇杷园、秧草基地、肖家农场蔬果园,总占地面积约800余亩。4座连栋大棚,分别种有反季节小番茄、伊利莎白甜瓜、月露瓜等特色水果,实现了四季水果飘香,以路引景,为景串线,“立新高效产业园”“梓阳园”“蒲草窅”连成了一条赏心悦目的农旅产业带,随着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民家庭总收入明显提高。2021年,立新村集体收入37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6万余元。  近年来,我市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 “牛鼻子”,牢牢抓住这一主线谋划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走出了一条条具有扬中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新坝镇新治村,新晋网红地宿予民宿人气爆棚,农文旅融合发展生机勃勃;在三茅街道兴阳村,长江渔文化旅游风景小镇里热闹非凡,户外灯光秀、露营烧烤、农家乐,拉动旅游消费,补齐乡村旅游空白点;在经开区福源村,“稻鳖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里水稻长势喜人,正酝酿着新的收获;在八桥镇永胜村,连续举办五届的红菱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擦亮乡村品牌;在西来桥镇新程村,豚岛蜜梨挂满绿枝,果农接订单、发快递忙得两脚不沾地………一张张项目蓝图落地成真,一个个产业愿景越发喜人,乡村产业不但为富民强村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核支撑”。 文明新风吹 日子有盼头 “这样的社会好风尚我们要一直 ‘卷’下去。”最近,同德村掀起文明评比热潮,居民们你追我赶“求积分”。今年7月,油坊镇同德村以“以点带面 以户带组 以组带村”的方式,开展文明家庭积分制活动,取得了群众满意、收效实在的喜人成果。 同德村所辖区域共有1938户人家,每户手中都有一张文明积分细则卡,对乡村环境、乡风文明以及志愿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罗列详尽的文明家庭积分细则卡一经发布便广受好评,每季度由银行工作人员、党小组组长、村民组长以及分片村干部组成现场评分小组,将文明积分制度以民主公开的形式在村头埭尾落细落实。优秀的村规民约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村民的言行举止,弘扬着新时代的好乡风。“规”出了乡风文明新气象,“约”出了乡风文明新风尚 无独有偶,西来桥镇新程村乘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东风,平衡传统习俗与文明殡葬杠杆,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引导村民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明理念。已故的86岁老人冯友文是原西来桥幸福中学一名退休老校长,他的葬礼隆重而简单,既无哀乐吹打,又无鞭炮齐鸣,更没有账桌礼单。儿子冯庆元将父亲骨灰撒进长江。“我爷爷受过一些教育,奶奶是家庭妇女,他们去世后都是在扬中江葬的。我父亲受他们的影响决定骨灰撒江,既绿色环保,也不浪费土地。” 美丽乡村离不开文明新风引领,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软件基础。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提升群众素养。全领域开展道德模范、 “平凡好人”荐评表彰、宣传礼遇。“文明圈”不断扩大:道德讲堂示范观摩、文明家庭风采“云展播”、“百姓名嘴讲百个好人故事”。常住人口不到32万人的江中岛城,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最美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省级文明家庭等各类典型4300余个。 生态宜居美 农村有看头 每逢仲夏时节,但见亭台步道掩映在绿树之间,村民三五成群,或散步、或聊天、或在文化广场上跳舞健身。一条条新修的沥青路直通村民家门口,而村民庭院内更是树木蓊郁,屋顶的一排排光伏板闪闪发光……这样宛如田园风情图的村庄,在我市已是星罗棋布,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我家门前是一条土路,路面凹凸不平,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现在变成了宽敞平整的水泥马路,还装上了路灯和休憩的石凳,每晚散步的人都变多了。”村民施大成感慨。这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与红光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密不可分。红光村党委书记吴月萍说出了村里“颜值”越来越高的原因,为了巩固环境整治成果,红光村分区划片明确了环境卫生责任人,开启了村容村貌常态化治理,不光每天都有固定的“值日生”,“清洁庭院”评选活动更是让村民之间形成了相互评比、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 每天一早,73岁的张美泉老人都会到家门口的健身广场锻炼身体,从扭腰机到健步器再到双杆等十余件健身器材,都要体验一遍。为满足村民们日常健身锻炼、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公信社区完善健身广场建设,为村民搭建了新的“舞台”。“我们将原来闲置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建起了5座健身广场,现在村民们最多步行3分钟就能到达离家最近的健身广场。”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压鼓劲,通过健全一套体系、推行一项机制、打赢一场攻坚、打造一串亮点的 “四个一”机制,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同时,开展清洁户、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大力推广良好生活习惯,切实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2021年,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评江苏省第一等次,成功入选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市、区),同时,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在实现村庄净化的基础上,我市各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村民庭院以及房前屋后建设小游园、小果园、小广场,将 “一处美”延伸为 “处处美”,让 “盆景”变成了 “风景”,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奏响了乡村振兴新篇章。目前,我市共创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传统村落3个、美丽宜居乡村60个。 如今,行走在扬中大地,目之所及: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河流穿村而过;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文化墙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传统德孝礼仪的字画随处可见;村里建起休闲设施,农家院里欢声笑语……在砥砺奋进中,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在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6211826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08599584 本月:4949814 今天:26708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