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施直东
施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今之扬中市油坊镇老郎村,二百余年来,是施姓人家聚居地之一。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朱秦尤许,何吕施张”,施姓,是《百家姓》中的第二十三个姓。
当今,全国施姓人口为250万左右,在全国姓氏人口中大致排在第九十七位上下。
2016年,《京江晚报》曾报道,在镇江所有姓氏中,排名前五十位的大姓,施姓人口数排在第四十一位。
2014年出版的《扬中市志》载,当时扬中全市施姓人口共5582人,占扬中总人口比例为2.01%,在扬中人口数达500人以上姓氏中居第15位。
老郎村施姓,所来何自?通俗地说,就是 “我从哪里来”?
近年来,根据有关资料,追本寻源,大体理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脉络。
据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施氏族谱》原序:“粤(发语词)稽(稽考)施氏之始为姬姓,出自鲁惠公 (前768-723)”。鲁惠公名弗湟,为鲁国第十三任君主。其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称施父尾,为施氏得姓始祖。后传至重孙孝叔时,就以尾生之字中的“施”为姓。施姓后代,历经周秦以迄六朝,一代一代繁衍不绝。直自宋室南迁,其子孙遂星散四方。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施氏重修族谱序》:宋代,施氏第六十二世天瑞公从浙江嘉兴迁至崇明,是为崇明施姓始祖。
天瑞公九传至道宋公,道采公。
道采公(1377-1449),时在明·洪武十年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道采公后辈,代代繁衍。经良贵,銮,宋孝,守经等十余辈,传至元得公(1802-1853)。元得公历经清·嘉庆七年至咸丰三年。
清·同治六年(1867)《七辑谱序》:道采公自崇明迁润东之小大港 (在今镇江大港新区东)。道采公为本支始祖。“子姓散布太平、细民等洲(即今之扬中)。”民国七年(1918)之《九辑施氏族谱》中亦特别标明:“太平洲即今之扬中县。”
世传,元得公当年仅以一担箩筐,率全家自小大港迁居至细民洲老郎。故元得公为今老郎村施姓之始祖。
扬中老郎元得公施氏堂号为世德堂。其后辈的16辈排序是:盛-云-显-明-韶-光-正-大-积-善-有-余-福-寿-永-昌。
元得公长子盛华,次子盛富均居老郎。盛华无嗣。盛富单传云福,云福单传显芹。第三子盛贵,世居下八桥。所以今之扬中下八桥世德堂施姓,与老郎世德堂施姓为同宗同祖。第四子盛万,亦世居老郎。有子云梯、云锦。
云梯有子五:显良,显忠(显长),显晋,显荣,显华。
云锦,就是我的祖父。祖父有子七:显堂,显春,显余,显琦,显龙,显虎,老十(早夭,无名)。
约二十世纪初,老郎村施姓“显”字辈已先后离开人世。也就是说,自18世纪元得公起,迄今历二百余年,扬中老郎世德堂施姓“盛,云,显”三代先祖,大致均已成为历史。
在老郎周边,还有一些施姓家族,但是否与世德堂为同一祖先,待考。
家谱,是一个家族记载本族世系的真实文档,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孙捷先生诗云:“岁月留痕家谱厚,先人次第入江洲。”施姓入洲后,世代相传,渐成土著。老郎世德堂施姓,本有一宗数经编修的完整 《施氏族谱》。族谱是广义的家谱,此族谱成于南宋,下迄民国,当时由“显”字辈长房长子收藏保管,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非常时期付之一炬。所以,欲详考施氏源流,应该是很难的了。
人类繁衍总是生生不息的。现在,扬中老郎施姓后辈代代相传,人丁兴旺。
自公元前700年左右施姓得姓至今,已延续二千七百余年了,而自元得公迁居老郎的世德堂施姓亦已二百余年。未来施姓,代代相传,繁荣兴旺,一定是可期可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