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村民争做优良家风的传承者 下一条:简 讯
我们与你同在
杨文清   2022-11-07

  杨文清 从事记者行业已经两年了,从入职到现在,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从环卫工人到企业家,从市民到政府工作人员,记录人情冷暖,捕捉社会百态,领略人间万象。一次又一次的采访经历,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让我越来越热爱这份职业。 记得白岩松说过,采访是什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有人情味。对于这句话,我将其理解为采访是一种心与心交流的过程,只有用耐心、细心、热心、真心,将自己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和情感中,设身处地去想他们所想,问到他们的心里,才能更好地拉近彼此的距离,写出更具有真情实感的稿子。 采访经历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扬中疫情期间,我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泰州大桥入口处滞留了一批卡车司机,于是和摄像记者立即赶到现场。其中一位山东籍的司机告诉我们,由于封控期间没有餐饮店营业,车上也没准备太多干粮,喝一口热水、吃一口热饭成了大难题。 听到卡车司机们面临的困境,我感到很难受,希望能够通过媒体的力量为他们发声,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关注。回来后,我们将滞留卡车司机的情况上报给领导,并联系了相关部门,希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天,我们又来到泰州大桥进行跟踪报道,还带了一些水和食物,看到卡车司机们脸上质朴的笑容,我感受到了记者这份职业的高光时刻,内心变得非常充实。 过了两天,相关部门已经帮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其中两位司机还给我发来微信“卡口已经放行了,感谢杨记者的关心和报道。”看到这条信息,我感到很自豪,也越来越觉得这份职业的责任重大,我们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是问题矛盾的发现者,更应当是正义和真相的守护者。 作为一名记者,我要继续为群众发声,传递社会正能量!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64725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145206 本月:1821081 今天:255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