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汤浩
曾经我对江苏省扬中市的认识,只停留在“中国河豚岛”等标签印象上,没有过多接触和了解。2022年我有幸调到扬中工作,终于可以走进扬中、了解扬中了。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博物馆是地区的“金色名片”,因此,第一站我选择来到扬中博物馆。
扬中博物馆建成于2020年6月,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展陈面积4900平方米,目前馆藏文物共计500余件(套),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文物收藏、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是具有扬中特色、传播扬中乡情、讲述扬中故事的公共文化场所。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张家埭砖雕门楼。该门楼建于清同治年间,设计独具匠心,砖雕寓意深远,门楼正上方雕刻了44个“寿”字和2个“福”字,寓意福寿绵延。这些文字字体各异,张合有度,充满想象力,彰显了中国书法的艺术之美。斑驳的木门前是一对书箱形石墩,俗称“门当”。左侧门当刻一幅奔马图,寓意马到成功;右侧门当刻一幅立牛图,寓意牛气冲天。门当内侧刻有“鲤鱼跳龙门”图案。此外,整个门楼的其他部分还刻有许多吉祥纹饰,如“五福临门”“福禄寿”“万字纹”“祥云纹”“缠枝纹”等,无不寄托着对幸福、安宁生活的祈盼。
扬中博物馆通过“聚沙成洲”“岁时民俗”“舌尖美味”“乡音未改”“扬中之子”“上善若水”六个篇章进行展陈与演绎,一一展现了扬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扬中人的生产与生活,扬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河豚文化,以及文化传统在扬中的传承与发展,扬中历史上和当下的济济人才……如同一幅宏大的历史画轴在人们面前展开,展现了扬中人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的奋斗历史,也生动反映了扬中的地域特色和发展历程,彰显了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令人赞叹。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二楼的仿古一条街,一走进去,古朴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可以看到以前扬中人民居住的房间布置,厢房里的灶台和桌上的家常便饭,街上的店铺及货品,以前的学堂……耳边似乎还隐隐回响着小贩们的吆喝声和孩童稚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在那个年代。身临其境、对话历史,这或许就是博物馆的魅力之一吧。
扬中博物馆虽然不算大,但它浓缩了扬中的前世今生,凝结了扬中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让我对扬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今后我还会多来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