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上一条:油坊吹响“再攀高峰”冲锋号 下一条:全市公务员“立足岗位建新功”演讲决赛举行
生态种养绿色增收水稻田里甲鱼肥
  2022-06-28

  24日上午 9时许,位于经开区福源村的江之润稻鳖共养农业基地里,一只只憨态可掬的甲鱼正在岸边晒着太阳,听到脚步声走近,转身便躲入水中。“鳖就是我们俗称的甲鱼,特别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晒太阳,可以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基地负责人赵蓉介绍。 今年57岁的赵蓉曾是一名下岗职工,2002年因原公司体制改革下岗后,独自打拼创办了一家复合材料厂,先后吸纳了周边近20名村民就业,带动村民人均增收5万余元。2021年,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赵蓉又把目光投向了生态农业,在“水清岸绿”的福源村投资建设了占地50亩的 “稻鳖共生”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转型成了一名“农人”。 从企业家到新农人,首次涉足农业领域的赵蓉丝毫不敢懈怠,不懂技术,她专门聘请农业专家上门指导,通过下载手机教学视频自学种植技术。水稻只管种,不打一次农药,不施一点肥料,通过养鳖来改良水沟底质和水质,亩产也有七八百斤……这些都是她通过学习掌握的新知识。“今年,通过区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我们引进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成果——微生物液态酶肥,不仅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全面营养,还能在连续使用中改良活化土壤,对鳖的生长没有任何副作用。”赵蓉说,预计今年的水稻亩产可达1000斤。 记者在基地看到,稻田里,刚栽下的水稻长势喜人,而与普通稻田不同的是,农田四周开挖出宽2米、深1.2米的十字形水沟,并在外围设置了50公分高的挡板,这是为稻田里的中华鳖准备的,它们以水稻害虫为食,水稻又以甲鱼粪便为肥料,互惠共生。 “甲鱼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它们主要以稻田里的虫、草籽、螺蛳等为食,排泄物同时可以为水稻提供养料,同时还能24小时不间断活动干扰田间害虫的繁殖,从而有效提升水稻的品质。”谈起养鳖,赵蓉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她说,稻鳖共养的水田不施农药和化肥,对鳖实行“半野生”的生态化养殖,这种养殖模式下,甲鱼长得好、产量高,稻米也更绿色环保。 从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转变为种养结合的立体复合结构,稻鳖共养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三丰收。赵蓉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稻鳖共养的水稻产量约为每亩800斤,折合成生态大米约560斤/亩,按市场价每斤10元计算,每亩经济产值约为普通大米经济效益的3-4倍;每亩放养中华鳖苗100只,养殖一年可增重1斤,三年左右可出售,按照市场价每斤100元计算,年均亩产可达1万元。 稻鳖共养、一地双收。绿色种养模式生产的大米甲鱼都成了市场上抢手货,而基地也成功带动了周边80余户居民就业,带动群众搭上生态农业的致富“快车”。 □孙薇 严伟 胡群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1022401
位访问者
本年度:27874227 本月:452287 今天:5450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