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云签约”激扬“第一战场” |
双招双引脚步不停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 |
|
2022-05-26 |
|
30个项目、总投资58.6亿元……昨日,我市举办双招双引重点项目“云签约”活动,以“聚焦聚力抓项目,攻坚突破勇争先”为主题,对全市招商引资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由此吹响抓项目招引建设的集结动员,再次打出双招双引的“新攻势”。
产业强市是 “一号战略”,双招双引是 “第一战场”。今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深耕产业强市 “一号战略”,始终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铆足干劲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签约现场,政府方、企业方视频连线、友好交流,在云端,大家一笔一划,庄重签约。据悉,本次云签约共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58.6亿元,涵盖智能电气、新能源储能、锂电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众多领域,具有起点高、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等特点。
一个个优质重大项目组团落户,这样的“扬中速度”离不开我市积极招引产业项目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全面发力产业创新“主引擎”、重点园区“主阵地”、重大项目“主抓手”,全市上下处处激荡着项目建设提速提质的澎湃热情,交出了一份亮眼提气的精彩答卷。
变“经贸洽谈”为“城市推介”,持续放大品牌效应。我市积极融入区域大局,赴外举办专题招商推介,全方位推介扬中区位优势、岸线资源和产业特色,带来更多优质项目源;同时不断提升驻外质效,组建专职队伍,优化驻点城市,深挖产业链高端资源,抢占产业转移先机。此外,将经贸活动作为河豚文化节重头戏,我市坚持每年举办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2020年以来,先后开展各类专题招商活动36场次、小分队招商500余次,累计签约项目158个。
变“常规动作”为“专业标准”,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招大引强,2020年来,我市先后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14个,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加速呈现;拓群延链,编制新型电力、新能源“五图六清单”,制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我市成立临港产业及汽车零部件产业 “链长制”,组建智能电气(新能源)产业联盟,2020年来,累计招引四大主导产业项目98个,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不断巩固,产业生态水平有效提升;提升能级,深度谋划园区整合,我市还推进岸线资源综合利用,紧盯产业发展态势和科技创新前沿,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变“问题清单”为“责任清单”,项目建设持续提速。强化清单管理,我市制定了《市级机关服务产业项目考核办法》,深入开展暖企大走访活动,全面梳理 “三个清单”,及时交办、限时办结,累计解决项目落地问题130个;落实闭环管理,我市压实重点产业项目专班推进机制,组建82个重点产业项目临时党支部,在季度观摩的基础上,每两个月开展项目推进“回头看”,排查进度、靠前服务、全程推进。狠抓项目落地,强化项目评估管理,严格项目准入门槛,严明项目落地承载,严肃项目“六率”考核,在2021年签约的102个项目中,69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变“按部就班”为“主动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方面,开展“项目管家”全链式帮办代办服务,组建55人代办服务专班,个性化定制项目服务,最大限度节省企业“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根据项目建设计划,有序协调水、电、土地等要素保障,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需求。此外,深入实施“江雁计划”,我市制定出台了“才聚江洲”系列人才新政,高标准启动“人才引育、载体建设、市场化聚才、服务提升”4大行动,2021年以来,累计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79个、资助金额3000余万元,引进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3638名。
项目引进来,更要落下去。据悉,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想项目之所想、帮项目之所需、解项目之所难,为项目建设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贴心服务,助推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快速投入运营。
□孙薇 奚松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