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本报讯 “突突突……”八桥镇利民村种田大户徐兴雷驾驶着施肥机,给小麦补营养。“春耕时节非常关键,关系着一年的收成。现在正是小麦拔节抽穗的时候,需精心照料,才能后来居上。”徐兴雷说。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等农业生产的“黄金时期”。为了确保春耕备耕工作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有序进行,八桥镇一边严密防控应对疫情,一边铆足干劲推进农业生产,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防治小麦赤霉病,首次用药很关键,一般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株率10%左右)施药,生产上可以掌握 ‘见花就打’的施药原则,在田间小麦开花时就用药防治。”在八桥农业大户群,镇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为群里的种田大户普及小麦赤霉病防治知识。
疫情之下,“云培训”成为今年备耕的主旋律。为了让农民在备耕生产期间及时充电蓄能,八桥镇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采用微信、电话“云指导”等方式,加强田间技术指导,根据天气预报情况,第一时间点对点通知,组织农户针对天气变化做好预防工作,帮助因疫情隔离的农民协调农资,完成田间生产任务,不误农时。
“镇里为我们这些大户开了绿色通道,这样我就能赶在小麦扬花初期给小麦施药了,真的太感谢政府了。”种田大户李军说。家住红光村的李军在红光村和八桥村承包了300多亩农田,眼下正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疫情原因,往返两村之间让他犯了难。得知相关情况后,八桥镇农业农村局立刻协调相关部门,在两村的卡口间为李军开辟“绿色通道”,让他能赶在扬花初期进行防治。李军站在田间地头,望着轰鸣的植保施肥机,黝黑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病毒无情人有情,就如他说的那样:“作为农民,地里不荒,心里就踏实了。”
连日来,八桥镇在坚决守好疫情防控底线的前提下,一边严密防控、积极应对疫情,一边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引导农户投入春耕备耕,做到防疫春耕“两手抓、两不误”。镇农业农村局“点对点”联系全镇50余名种田大户,详细了解其核酸检测、农田分布等情况,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行政村帮助镇域内40余名种田大户解决实际困难,避免延误春耕生产。
对于因疫情原因未能及时返回八桥进行病虫防治的大户,八桥镇还搭建“代治”平台,协调镇域内有限资源,本着“就近”原则,帮助10余户未及时赶回八桥的种田大户提供 “代治”服务,确保农业生产不断档、农事不耽误。
(翟佳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