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八桥镇聚焦群众“需求侧”,推出“567”工作法—— |
把惠民“礼包”送到家门口 |
|
2022-03-03 |
|
“谢谢年轻人,还记得我们!”日前,在八桥镇万福村敬老院开展的志愿行活动中,老人李建鼎激动地感谢“惠帮您”青年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忙着煮饭、理发、打扫卫生……敬老院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近年来,八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聚焦群众“需求侧”,推出“567”工作法,通过“五单”闭环圆梦、“六大群体”创新孵化、“七彩项目”精准服务,将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再向前推进到“最后一百米”。
“五单圆梦”,幸福解忧
“非常感谢大哥哥们准备的惊喜,我过年有新衣服穿啦!”年前,家住八桥镇红光村的慧慧收到了镇团委送的“圆梦”新衣。八桥镇充分发挥文明实践 “发动机”作用,设立“百姓点单—实践所派单—志愿者接单—圆梦销单—群众评单”的“五单工作法”。实践所以“拉单列表”形式,每月通过“广善八桥”微信公众号推出 “文明实践菜单”以供群众“点单”,并利用“萌微心愿”等渠道及时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对阶段性“菜单”进行相应调整,打通志愿服务“内循环”体系,推动文明实践“供给侧”向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进行延伸。
目前,八桥镇已“圆梦”群众“微心愿”超过160个,实现率达96%,真正实现了“脚上沾泥土,心中有真情,帮扶暖人心”。
“六大群体”,前沿孵化
虽然已退休多年,“银耀八桥 五星增辉”志愿服务团队的老教师任立生仍然坚持每天七点半到学校,编纂镇志、创作诗词、谋划老年活动。他说:“我们虽然退休了,但我的知识还在,我还能为八桥做点事!”
八桥镇在16支志愿服务队伍的基础上,重点孵化“银耀八桥 五星增辉”志愿服务团队、“燎原”巾帼志愿团队、“惠帮您”青年志愿服务团、“善韵”中青年舞蹈团、双拥服务社、“利民为民”服务团这六支志愿服务团队,采取“乘法”与“加法”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赋能志愿服务。
发挥百姓名嘴孵化效应,由6支志愿团队队长带动300名专项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到群众身边,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燎原宣讲、文艺下乡、拥军优属等志愿服务。其中,“燎原”巾帼志愿团队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优势,创新开设“燎原宣讲超市”,已开展“兵妈妈围聊会”“芳华情景剧”“‘守望家风’微宣讲”“田间课堂”等宣讲50余场,受惠群众达4000余人。采用“专家+百姓”,6支团队在邀请行业专家加入的基础上,还融入百姓名嘴、退休党员、英烈后人、好人代表等群体,通过“专家示范+群众现身说法”的形式,将志愿团队向专业化、百姓化孵化,为群众提供更精细、精准的志愿服务。
“七彩项目”,精准服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浴血奋战拼出来的……”在八桥镇万福村拥军园开展的“退役老兵讲故事,红色基因代代传”老兵故事会上,年过七旬的老党员、退役军人任荣阳,为校外辅导站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党史课。
近年来,八桥镇依托理论宣讲“红色”平台、教育服务“金色”平台、科技服务“蓝色”平台、文体健康服务“紫色”平台、风尚倡树“青色”平台、暖心帮扶“橙色”平台、生态家园 “绿色”平台,将送理论、送教育、送科技、送文艺、送新风、送爱心、送清洁“七送实践套餐”送到群众身边,让“实践幸福”带动“八桥幸福”。
发扬“向上向善、至美至善”的广善精神,八桥镇结合建党100周年、“我们的节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广善文化节”“文明火炬接力”“惠苗接力跑 红色马拉松”奔向2022、“礼赞新时代幸福舞起来”广场舞展演、“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诗词吟诵会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00余场,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享有者、传播者、点赞者。
□翟佳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