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太平村探索平安法治村特色品牌服务—— |
人人创平安户户享太平 |
|
2022-02-23 |
|
去年以来,油坊镇太平村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平安法治村特色品牌服务,精准施策,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广泛发动群众,致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形成安定、文明、和谐、稳定的美好局面。今年1月,太平村获评2021年度扬中市“平安法治先进村(社区)”。
党建引领,把准平安建设“领航标”
“陌生的电话不要接听,陌生人的话千万别信。”22日,太平村治保主任、第三网格网格员范鸣和片区民警来到村20组,一遍遍地叮嘱村内的老年人,并用身边的实际案例向老年人们讲解反诈知识。
这个月,范鸣已经第3次下沉村小组了。为把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做好,他积极学习反诈骗知识,经常到各个小组走访宣讲。在范鸣看来:“村里老年人较多,防范意识较弱,作为党员,我必须担起责任。”
去年来,太平村两委始终把抓法治、保稳定、创平安、促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动村干部主动担责,及时收集辖区内的社情民意,关注社会热点;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党员身份亮起来、工作做起来、有事站出来,促进平安法治建设有序开展。
此外,以党建为引领,太平村串联“红色网格”,实现党建网格统领下的多网融合、一网多能,为基层平安法治建设发动“红色引擎”,实现“网”尽百姓事、服务“零距离”。
群众自治,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为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太平村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村里成立“村民议事会”,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有事群众商议,让群众成为基层的“管理员”。
此前,太平村29组村民对农田承包人员有异议,村民组长聂宏喜及时组织该组村民集体商议承包事宜,每户出1名代表,召开小组会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农田顺利流转承包给种田大户。
群众自治有活力,“五老调解团”不乏威力。他们及时主动排查社会矛盾,发现问题主动介入、及时调解,把纠纷化解在激化前,把矛盾消化在基层。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村里成立了“援法议事”工作站,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进村开展法律讲堂活动,为村民和辖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开设村民法治学校、法治图书角,组织村民开展普法宣传。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村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抓手,组织“道德讲堂”宣讲、文艺汇演、电影戏曲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固本强基,走稳社会治理“平安路”
太平村始终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为重点,打造“平安太平”,构建“和谐太平”,提升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抓实培养工作,打造法治生力军。太平村注重培养“法律明白人”队伍,提高业务能力、整体素质,充实法治队伍力量,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同时大力推动“警网融合”,形成优势互补:社区民警依靠专业知识指导网格员开展治安防控、信息采集等工作;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第一线开展网格工作,二者相辅相成,破解警力不足沉不下去、基础信息浮不上来、群众工作深不进去的难题。
配合数字乡村建设,全村各主要路口安装监控点位30余处,做到全村无盲区;加强常态化巡逻,提高群众的见巡率,降低了案件的发生率。
对于平安法治村建设,村党委书记唐建军表示:“‘平安法治先进村’的创建,紧紧围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民协商议事,让民主自治落到了实处,村庄更加美丽,建成的‘法治广场’让村民休闲之余还能更好地学法用法,这些都让村民真正尝到了 ‘甜头’。” □ 温小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