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冬日取暖琐忆 下一条:农商行
大寒已至春可期
  2022-01-19

  □ 王岚 大寒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它个性鲜明,外表冷硬如铁,内心柔软如棉。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冬天的节气一路走来,带着诗意浪漫,带着铁血柔情。节气走到大寒,冬的萧条之气达到顶点,万物凋敝,寻不到一丝生气,就像曾巩诗中所说,“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但烟云惨淡更衬出松竹顽强,实际上,此时,春之气息已在潜生暗长。 大寒,顾名思义,就是天气冷到极致的意思,世界进入滴水成冰模式。古语有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处于三九四九之间,农谚说“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虽然如今气候变暖,人们已很少能体验到三九天的寒冷严酷。 冬天不能没有雪,没有雪也就少了冬的真正韵味。记得儿时天气比现在冷得多,常常一整个冬天大地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直到开春,雪才一点点融化。那时整个村庄都被白雪紧紧包围着,有一种童话般的唯美意趣,这给了孩童极大的想象空间。四五十年前,有时一场雪会下好几天,大雪封了路,不用去上学,我和小伙伴就到雪地里放肆玩耍,打雪仗,堆雪人,扣鸟……有数不尽的欢乐。是那时候的雪更深情吗?那番惊天动地的阵势,那种缠绵悱恻的氛围,那簌簌有声窸窸窣窣的低吟,只要今生遇到过一场,就再也不会忘记。若是下了一整夜,早晨起来天晴了,放眼望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毛泽东诗词中的场景就会赫然呈现,那种雄奇壮美,那种豪放激扬,再木讷的头脑看了都会在心中涌起诗情。 物换星移,流年似水。一场大雪总会勾起人们心底的无限情思,或感怀过往,或描摹未来,或思考人生。张岱在《湖心亭看雪》里写到:“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看似单纯的景物描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心绪。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关于雪的诗篇,“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里有柳宗元谪居的峻洁清冷;“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里有白居易的乐观豁达;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有对高洁灵魂的赞美,每一首都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冽冽大寒时节,梅花悄然盛开。望着那一簇粲然生动的新红,哪怕外界的寒冷冻僵了躯体,但心底所有的美好,都会被瞬间激发! “坚冰深处春水生。”大寒已至,万山积玉,雪让万物归于纯净,也让万物在它的覆盖之下,积蓄能量,孕育新生。人生亦是如此,严酷的日子,正是我们积蓄力量、磨炼意志的时刻。就像梅花一样,经历了最深的寒冷,才成为百花之中最动人的那一抹!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6212867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08610783 本月:4961013 今天:27828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