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
见人落水,他奋不顾身进行营救,全然不顾自己已是八旬高龄;舍己为人,古道热肠深受周围人的赞叹,他就是“扬中好人”——施平根。
耄耋老者勇救落水人
这段时间,在三茅街道友好村,人们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好人好事:一位八旬老人不顾自己安危,救下了一名落水者。
原来,今年10月中下旬的一天上午,去田里收黄豆的管爱萍不小心落水,“救命啊,救命!”无助的管爱萍在水里不敢动,只敢呼喊着,期待能有经过的人听到她的呼喊。就在这时,路过此地的施平根听到了她的求救。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施平根用两个“急”字来概括:看见有人落水,想要救人的心很急切;到了岸边不知如何施救,内心又很着急。虽然落水者就在对岸的河道里,但想要施救必须得绕上一大圈。原本走自己门前埭上的大路可以快一些,但因为通往对岸的一条小道被一户锁住的铁门所阻,施平根只能从后院鸭圈的泥地里穿过去。穿过鸭圈,施平根还得爬上一处长满齐腰高杂草的荒坡,荒坡泥地坑洼,布满了碎石,十分难走。记者采访时跟着施平根重走了一遍救人路,在不赶时间的情况下仍然数次感到脚下不稳且越是心急越走不快,爬完荒坡早已经气喘吁吁,更不用说80岁高龄的施平根了。
经过一番周折,施平根终于赶到了河对岸,眼前的落水人管爱萍已经放弃了挣扎,仰面在水中一动不动,河岸上还停靠着她骑来的三轮车,车上的黄豆撒了一地,“你别动,放轻松,我找东西拉你上来。”施平根边说边观察起现场的情况,他发现河岸泥泞打滑,如果空手救援不实际。在管爱萍的提醒下,施平根将旁边三轮车上的捆黄豆的绳子解了下来,一手扶住电线杆,一手把绳子向管爱萍身边甩去,经过多次的尝试,管爱萍终于抓住了绳子成功被施平根拉上了岸,“叔,感谢你救了我的命,不是你,我今天就没命了!”得救后的管爱萍连连向施平根道谢。回到家,施平根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这件事,直到管爱萍带着一箱牛奶找上门,他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才被人知晓。
“提到施平根一家,村里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的,这家人不仅家风文明、温馨和睦,而且热心公益、帮扶邻里,只要是他们能做的,他们都会出一份力。”友好村社区妇女主任王新华向我们讲述着她眼中的施平根一家,“村里需要捐款修路,他们家积极捐款;村里有单亲贫困儿童需要照顾,他们把孩子领到家里,管饭管照料;村低保残疾户要翻建房屋,他们就把装修剩余的建筑材料全搬过去赠送……”王新华最后说道,施平根作为一家之主,作为家庭精神文明的引领者,一直用行动向子女们诠释着什么是与人为善、古道热肠。
□ 季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