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让现代化公路越来越美 下一条:热烈祝贺扬中水务集团成立五周年!
恪尽职守,尽忠尽职。一座简陋的岛,一守就是三十载,他就是潘炳成——
把西沙岛当成“家”
王萍   2021-12-14

   “我跟你说啊,前面就是我们岛了,前段时间岛上低压线路刚刚改造好,以后就不会出现无法机抽水等情况了,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在轰隆隆的机帆船上,潘炳成两眼放着光,手指着远方一面红旗迎风飘扬的地方,激动地和记者说。 “我是1991年接替父亲成为西沙岛第二代守岛人的。上岛前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岛上的艰苦,可上岛的那一天,我还是被吓到了:泥土筑起的江堤坑坑洼洼,遮风避雨的住所破破烂烂,没有可以照明的灯光,没有可以引用的净水。我脚下是一个充满未知的荒岛。” 潘炳成坦言,一开始也有过迷茫,甚至闪现过逃避的念头,但从小不服输的他决定留下来。他的父亲给他提了三点要求:种好粮、防好汛、守好岛。可年轻的潘炳成不愿守成,他想的是开拓。上岛第二年,潘炳成就在岛上试种经济作物——杞柳,成功后年经济效益增加10万元。 随着机帆船靠岸,我们跟着潘炳成来到他口中的 “我们岛”上,他指着远方成片的麦田,又打开了话匣子,“种了几年杞柳后,我们又开始在岛上种水稻、种小麦,一开始农业灌溉都靠人工,苦是真的苦。2017年,我们岛上建起了泵站,遇到暴雨就遭殃的农田有了希望。你看,这是今年种的冬小麦,长势很不错。这边是鱼塘,现在我们也请了专人来管理。这些苗木也都是后来一棵一棵栽起来的,有些树都有20多年树龄了,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2000年,岛上通了电,陪伴了他10年的煤油灯“退役”;2014年,岛上通了水,服务了他14年的水缸水桶 “下岗”;2017年,岛上建起了泵站,遇到暴雨就遭殃的农田有了希望。 潘炳成的爱人陆春美说:“刚结婚那几年,最短的时间是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最长的有两个星期、甚至个把月才能看见他一次,心里总归是有点怨恨的。” 在岛上他的那间小屋里,潘炳成翻出了一本相册,里面的照片纪录了女儿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他一边翻着眼角泛起了泪花,“这些年对家庭确实是有亏欠的,最对不起孩子,我缺席了她很多成长瞬间。我唯一参加她的家长会,就是高三那一年……” 从1991到2021,这里,就是潘炳成坚守了30年的“我们岛”,从曾经的一片荒芜,变成了如今的绿洲。西沙岛上种植水稻950亩,经营鱼塘152亩,苗木种植200亩,全岛年经济产值近150万元。 □ 王萍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60762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166948 本月:2842823 今天:30107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