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
10日上午,随着洪亮的开市宝钟响起,通灵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云上市”,为我市企业上市之路立下了全新的“里程碑”——实施注册制以来镇江首家创业板IPO企业、镇江历史上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IPO。
疫情之下,“硬实力”勇闯资本市场值得点赞,当然,这背后实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多方联手、综合施策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灵股份的成功上市并非偶然:十多项全球行业权威认证、与客户需求随时匹配的研发能力、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无一不是通关“杀手锏”,这些也都说明,企业要想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将科技创新抓紧抓牢。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上市挂牌企业119家,他们是我市工业企业的实力代表。但是,面对数量众多的成长型科技企业,全市技术创新要实现从“高峰”到“高原”的跃升,需要进一步打通加速通道,针对资金、技术等发展瓶颈,加大精准扶培扶力度,唤醒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再挖潜、再规范,加速抢滩资本市场。
□子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