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小小楼道变容颜家园开出“文明花” 下一条:参观学习谋发展 乡村振兴拓思路
兴阳村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小蚯蚓“钻”出乡村振兴特色路
徐岚李俊奕   2021-12-02

   本报讯 11月30日,在三茅街道兴阳村江边的集体用地,几个村民正忙着将回收来的红薯藤、秸秆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这些粉碎后的农业生产废弃物掺杂在一起,经过翻堆腐熟,就成了喂养蚯蚓的好饲料。 “蚯蚓虽小,食量却惊人,1亩地中的蚯蚓一年能吃掉1000吨秸秆。”走进蚯蚓养殖大棚,村委会农技人员陈兴煜正麻利地往一排排养殖床内填埋粪土、铺上秸秆。随后,他轻轻扒开黝黑的土壤,一条条鲜红的蚯蚓“钻”出头来。 “蚯蚓浑身都是宝。不仅能将过腹的秸秆加工成有机肥,作为果树、花木、蔬菜的好基料,蚯蚓本身还可以作为饵料和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供不应求!”陈兴煜乐呵呵地说道。 据了解,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兴阳村通过土地流转和调整农业结构等形式,大力发展红薯、百香果、蔬菜等特色产业。随着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的红薯藤、红薯渣、秸秆等农业废弃物。 “以前秸秆都是随地堆放在田间地头,要么就是马路旁边的垃圾池,对环境和道路交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村民徐春凤家中有2亩的水稻田,她对记者说,“这里的种植模式是一季小麦一季水稻,一年两种,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兴阳村党委书记陆廷余带领村干部多次外出学习考察调研,最终决定引进“蚯蚓粪便发酵处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能缓解环境污染,在出售蚯蚓获得利润的同时,还生产出了优质的有机肥料,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兴阳村蚯蚓养殖基地前期共计投入资金40余万元,新建蚯蚓养殖大棚1100平米,废弃物堆放场地287平米。9月中旬,基地引进首批蚯蚓活体1600斤。目前,基地每月可生产蚯蚓活体500~600斤、蚯蚓粪肥料2吨左右,每亩年均纯利润可达2万元。 “后期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面积,吸纳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陆廷余表示,在利用蚯蚓养殖发展循环农业基础上,该村还将结合百香果、红薯等特色产业,形成集观光、采摘、垂钓、农家乐、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带,进一步实现全方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徐岚 李俊奕)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07137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544745 本月:1220620 今天:20428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