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下一条:我市出台
请理解,文明前行中的“硬杠杠”
  2021-11-18

  □ 蔡小俊 昨天,笔者的一位志愿者朋友做了一个有心人,观察志愿服务几个路段的电瓶车上牌率,发现都是“百分之百”上牌。 今年,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很多肉眼可见的变化:电瓶车骑行戴头盔成为习惯,非机动停放点规整有序,社区楼道的飞线销声匿迹,小广告牛皮癣不再迷眼睛…… 文明协同,作为高度社会化的行为,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就是规范和强制,把不习惯养成了小习惯,最终文明红利派发到每个人的手里。 当初,一纸令下,斑马线礼让行人,不遵守则扣分罚款。很多文明都是从这样的“硬杠杠”起步的,并逐渐成为人的自觉和习惯。在这之前,闯红灯的“史上最严规”也是这样改变了驾驶人。每一次改变,都会让我们更靠近文明,姿势更优雅,社会的获得感更多。 我们也看到,市民群众都充分理解了这份 “规范和强制”,起始阶段的吐槽变成最终的点赞。“都是为了大家好”“确实好看多了,方便多了,安全多了”……经营“文明”,必有回响。 我们还看到,在这份“规范和强制”中,党员干部首先被要求带头执行,全市机关单位首先从这些“硬杠杠”起步。“做给群众看”“做好文明示范”,也是党员干部必须执行的“硬规范”。 我们相信,扬中作为一个城市,一个生命体,她在生长中抖一抖身体,会落下一层新陈代谢的碎片。伴随着城市的生长,“以前的,现在的”不文明习惯,放到“明天的”的纬度上,很多都会化作碎片,成为扬中文明的一个薄薄底层。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19378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671440 本月:1347315 今天:2763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