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徐敏
王氏是扬中排名第二的大姓,总人数将近2万人。王氏分支众多,扬中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目前寻访到的只有两支,都称为“三槐堂王氏”。
“三槐堂”之堂号出自太原王氏,宋王佑欲拜相而不得,遂手植三株槐树(寓意位列三公),并宣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果如所愿,其子王旦在真宗朝当上了宰相。三槐堂王氏由此而来,王佑也因此成为三槐堂王氏的始祖。
两支王氏堂号相同,也都源自金沙,属于同一大族的不同分支,分别在明清之际从丹阳、当江沙等地迁居扬中。但王氏定居扬中,至少在明朝初年,且与扬中历史密切相关。
相传,扬中是明初开国功臣徐达的封地,在扬中建立庄房,徐达后裔为了争夺新涨沙洲,与原本在那里开垦的洲民发生冲突。洲民中有一个叫王福兴 (俗称王宝宝)的,进京告御状,惊动了天子。天子对徐达后裔说:“宁加卿千石禄,莫与我细民争。”从此,这片新涨的沙洲就有了新的名字——细民洲 (属今扬中经开区)。
三槐堂王氏家训中,《尊美德》一章提出:“礼仪廉耻,德之四美,君子素分也……念念不忘,兢兢自励,无惭于天日,无辱于祖宗,内焉无愧于心,外焉无愧于人,由是品行益端,风俗益厚。”在家风的启迪之下,扬中王氏出现了很多仁人君子,也有很多烈士,如王龙、王明高、王渊鉴等,王子清也是其中之一。
王子清,又名王宝鉴,1911年5月出生于扬中县八桥镇倒石桥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为人正直,平易近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胆识过人。年少时,学业成绩优异,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喜爱朗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豪言壮语。他喜习拳术,武艺出众。老师常在别人面前赞扬他:“宝鉴者,乃栋梁之才也!”
王子清家境贫苦,从小就扶贫助弱,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村上有个恶棍,敲诈勒索,横行乡里,群众敢怒不敢言,而王子清却敢在“老虎头上拍苍蝇”。有年夏天,农民戴中祥驱牛耕田,耕牛因鞭打受惊,窜入这恶棍屋前的河中。谁知他竟以“菱蓬受损”为借口,威逼戴中祥赔款。王子清闻讯,义愤填膺,立即赶到这个恶棍家中辩理,驳得他哑口无言,不得不把“赔款”退了。王子清为民伸张正义,大快人心,村上人都称他“小包公”。
1938年初,日军袭扰扬中,国民党县政府溃散,扬中处于无政府状态。王子清心急如焚,即联络有识之士,搜集枪支,自发组织八桥镇商会联防队进行抗日。这一爱国行动,遭到地方豪霸的阻止,活动陷于困境。
一天,王子清得知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在泰兴招考抗日宣传队员,极其兴奋,立即与陈广德、王详、王炎、陈履仁、陈寒、梅苑等10多名青年前去报名,并被录取。结业后,由于王子清等人在那里举目无亲,又无关系可用,始终得不到分配。后经怀国珍介绍,王子清等人分批前往镇江东乡姚家桥,投奔丹阳游击纵队,受到司令管文蔚的接见,并以他们为主体成立游击纵队 (后改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简称“挺纵”)战地服务团,任命王子清为团长。王子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向管司令再三表示:“为了抗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1938年10月上旬,“挺纵”第一次攻打驻扎在扬中的国民党顽固派贾长富部队。他英勇战斗,锄奸除霸。国民党省参议员施庸慎是八桥地区人人痛恨的汉奸。王子清根据群众要求,镇压了这个罪恶累累的汉奸,为下洲人民除了一害,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王子清积极进行宣传工作。他每到一处都满腔热情地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鼓动群众起来抗日。许多爱国青年在他的启发下纷纷投身抗日斗争。同月,王子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入党时激动地说:“党啊!是您引导我走上了革命征途,教育我懂得真理。我要永远跟着您,将抗战进行到底!”
1938年10月,中共“挺纵”战地服务团支部在镇江东乡姚家桥诞生,王子清任支部书记。王子清积极发展中共党员,为中共扬中县委成立奠定了基础。
为了打开苏北抗日新局面,1938年11月,以王子清为团长的“挺纵”战地服务团奉命到驻守苏北江都嘶马、大桥一带的 “挺纵”二支队(方钧部)开展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
方钧部队原来是国民党的部队,他在江西“剿共”受过伤,与共产党有“一枪之仇”。“八一三”后,因形势所迫,表面同意接受共产党改编。名为“挺纵”二支队,实际上却挂起长江边区游击司令部的牌子,自称司令,并暗中与国民党顽固派李长江、李明扬部联系,对“挺纵”战地服务团的到来并不欢迎。
为适应斗争形势和抗战需要,王子清与大家反复研究,并报“挺纵”政治部批准,将“挺纵”战地服务团改为三民主义青年服务团;创办了《新地》刊物,在部队和周围群众中大力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和统战工作。
鉴于王子清的威望不断提高,方钧不得不同意王子清担任长江边区游击司令部第一支队副司令,并配备了1个排的武装,但又在暗中作梗。王子清顾全大局,坚决执行共产党的统战政策,以斗争求团结,不仅团结了爱国官兵,而且壮大了服务团的队伍,迫使方钧不敢明火执仗地破坏抗日。
王子清不仅大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团结方钧部队中的爱国官兵共同抗日,而且英勇善战,屡建战功,受到“挺纵”的赞扬。
1939年1月的一天拂晓,王子清奉命率180余人攻打仙女庙日军据点。当部队急行军到达张网沟时,离规定的进攻时间还早,决定就地休息。王子清等指挥员住进张网沟浴室,大部分战士隐蔽在浴室的周围。后因汉奸告密,扬州的日伪军连夜乘卡车扑到张网沟,把张网沟包围得水泄不通。
王子清沉着应战,果断下达了突围命令。他找了一根粗竹竿撑着跃出浴室院墙,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率墙外战士占领有利地形,与墙内战士对日伪军形成两面夹攻之势,向敌人猛烈开火,杀出一条生路。经过半小时激战,打得日伪军狼狈不堪,弃枪逃跑。此战,毙伤日伪10余人,俘3人,击毁日伪军卡车1辆,缴获三八式步枪20余支,快慢机2支,子弹数百发。
王子清在方钧部工作期间,团结干部,关心战土,英勇善战,威望日渐增高。方钧部士兵见到他都投以敬佩的目光,并称赞说:“王副司令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处处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一点也不像当官的!”这在方钧看来,是对自己地位的威胁。他既怕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壮大,又担心自己被王子清取而代之,对王子清的革命行动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真是“欲速除之,苦无良机”。
1939年4月初,在管文蔚的指挥下,“挺纵”一支队、二支队第二次攻打扬中贾长富部。经过一夜战斗,全歼贾长富团两个营,占领了扬中全境。“挺纵”二支队参谋长倪健部驻三茅镇,王子清部驻八桥镇。
此时,倪健已经背叛革命。4月11日,倪健乘王子清去江都路过三茅镇之机,诱捕了王子清,并解除他部下的武装。同时在部队和群众中散布谣言,中伤、陷害王子清,妄图混淆视听。王子清对倪健强加的“莫须有”罪名进行了有力驳斥,但倪健还是丧心病狂地把王子清杀害了。王子清殉难时,年仅28岁。
扬中王氏人口众多,在扬中开垦之初就奉献了力量,在扬中历史上,出现过王福兴那样敢于告御状的义民,也出现过王龙、王子清那样的烈士;在现代,出现了王永祥、王经中这样的少将,可以说能文能武,人才济济。这正是:“闻说三槐长秀茂,子孙才业信家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