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新城社区打好暖心“两张牌”,让失管片区迎新生—— |
从“失管地”到“打卡地” |
|
范永贵 周楠 2021-08-23 |
|
在新坝镇西南片,一块约900余亩的 “失管地”最近成了居民们夜出锻炼的必经“打卡地”。暂负责该地区管理的新城社区党委书记郭连华向记者介绍,其实早在半年前,该片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乱草丛生,河道淤塞,居民们宁愿多绕路回家也不愿经过此地,为什么半年后,现在成了必经“网红地”,郭书记道出了其中秘密。
这片“失管地”其实不失管。该片区原属于联合村的拆迁安置点,新城社区未成立之前,有一部分片区是联合村拆迁户的安置点,所有的居住户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联合村的户籍民,由联合村代管。从老埭迁移到新安置点,许多村民短时间内并不能适应,其中包括生活习惯、属地管理的归属感等等。2019年12月份新城社区接手该片区管理,前期的环境整治、人员管理,包括党史学习等工作,新城社区只能单方面去做,用郭连华的话说,很难发起“群众战争”,达不到群参共与的效果。
怎么去破解?前期新城社区的破解之道很简单,拿该片区的环境整治举例,发动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地毯式地对该片区进行整治。整治效果也很明显,短时间内环境焕然一新。但这样的整治手段治标不治本,居住民不主动参与,整治的效果并不能维持长久,整个片区的环境时好时坏,社区工作人员的苦吃了,还得不到居民们的认可。
“抓住人心才是根本的破解之道。”郭连华是新坝镇在基层村社区工作时间最久的书记之一,他有着对基层管理的创新之道和独特见解。他认为要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首先要让社区的新居民有归属感。为此,他打出了“两手好牌”来凝聚人心。
第一手好牌:身先士卒,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做表率。在新城社区每位工作人员都有职务,职务不是上级部门所封,而是社区所封,从社区书记到普通工作人员职务平等、人人参与,都是网格长,都是片区联络员。“一项工作下来,所有社区人员都要冲到一线。”郭连华举例,前一阵社区防洪工作,他自己都有分片跑的任务,查险情、问损失、报隐患,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在防洪期间,新城社区很多居民都拍到了郭连华赤着脚在一线参与排水的照片,并发至朋友圈,赢得点赞连连。正因为身先士卒,社区的新居民们开始逐渐认可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
第二手好牌:不抛弃、不放弃。“失管地”的居住户大多是年龄偏大的留守人员,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很难在这个人群里普及。譬如说建微信群发通知,老年群体使用老年机的比较多,根本没有微信功能。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有些居家老党员行动不便,又没有微信,电子学习材料无法发送。社区就组织所有工作人员把学习材料一个个地送上门,确保每场活动不落下一个人。
两手好牌的打出,真真切切地暖了新居民的人心。郭连华介绍,为保证新居民们的生活品质,社区主动对接吾悦广场等一大批市重点工程,为居民就业提供帮助。“失管地”的新居民不仅建起了太极队、健身队等各种文艺队伍,而且开始主动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工作,渐渐的,从观望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
“最一目了然的就是看居住环境。”郭连华的手机里存着一大批风景照,现在这片“失管地”的环境是水清、岸绿、柳飞扬,更是吸引了一批摄影爱好者经常来采风。这片“失管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也越来越强,主动参与了环境整治与维持,用他们的话说,自己的家园要自己守护……
□ 范永贵 周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