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常征 苏洪康
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遍布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
三农,文化遗产,即农业遗产,农村遗产,农民遗产。农业遗产偏向产业方面,旧农耕事等。农业遗产,村庄风貌,建筑等。农民遗产,饮食文化,民俗,风土人情及非遗传统文化等。只要是百年左右的自然村落几乎都有各类文化遗产的存在。
作为三农文化的主要载体,即三农文化遗产在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和特色村镇,发展农村旅游和文化产业,振兴农村特产,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农民致富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家乡成洲虽只千逾年,建置百余年,大江南北的移民,还有湖北汉阳的渔民等,他们先后来到这个荒滩围垦造田,繁衍生息的同时,也把各地的民俗文化带到这里,融汇成这里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发扬广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将本地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若干年。但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古文化损失殆尽。如田百万古宅只剩残墙碎砖,万寿桥早已面目全非,陈家祠堂早已无影等等。我们有不少老年人,对圩埭的历史,对自已古宅的情感情有独钟。今年八十高龄的苏洪康先生,是新坝镇红联村人,也是最早的特种磨具厂的创始人,现依然是该厂的董事长,对苏家古宅依然记忆尤新。
苏家大院坐落在新坝镇红联村十一组原苏家埭之东首。苏家埭原称十一圩埭,又名朱家埭,居朱,郭二姓,后因苏家将郭家居宅和居场及农田买下,苏家名气日增,遂更名苏家埭。苏家大院,是一座典型清代江南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内有房屋四十三间,占地一千八百余平方米,近三亩土地。大院三进两包厢,居中正屋三进,每进五间,七架梁。东侧厢屋八间,西侧厢屋七间,亦为七架梁,砖木结构。前后进正屋之间有耳房两间相连,天井相隔。大院前面建有围墙,与首进耳房之山墙,东西厢屋之山墙和后沿墙相联,使整座大院建筑浑然一体。大院的地基较院外路面高六十公分。厢房及耳房山墙上又砌一米多高的风水墙垛,使整座大院显得格外高大壮阔,气势雄伟。
大院前有三个大门,门前四阶石坡,双开实木门,厚八公分有余。东西大门建有大门堂为通道,小五架,进深约四米,中间大门砌有门楼,门垛用水磨砖叠砌,厚约一米有余,水磨砖雕装饰,上方正中砖刻《竹包松茂》行楷大字,上镶万年青及其他砖雕,下镶四块砖雕鲤鱼,西侧悬镂空砖雕花蓝,整个门楼玲珑精致,气派古朴庄重。大门内天井宽六米多,长约十二米,用石板铺就,西侧有一花池,缀有太湖石,石榴花及四季花卉,每当应春吐绿,涉夏杨朱,谢有燕雀绕梁,蜂飞蝶舞,鸟语花香。
第一进正屋五间,中间三间为族人公用,称作敞厅,两边间为卧室,与敞厅以板壁相隔。前沿有实木门槛,高三十公分,全部装有镂空格子雕花木门,居中一间后一架有路槛,装有实屏门,可装卸平花石座。梁柱,过梁,路槛,实屏门均赭红油漆。屏风上悬有清未进士朱廷琛所书堂匾“百韵堂”,乃为苏家大院之堂号,三十世祖莲南公三个金色大字,使敞厅熠熠增辉。古时大户正厅均有堂号,“百韵堂”乃苏家古宅堂号,三十世祖莲南公 (元度太祖公次子)好吟咏,故取二世祖魏国公颂公所著“百韵诗”为堂号,以代家训,告诫子孙,祖宗基业来之不易,要艰勤守业,谨遵家法,无坠世绪,光大祖业。敞厅东西两间,各悬贺匾两块,匾长三米有余,宽逾一米,为清末士绅至戚所赠,其中一匾是三十世祖开南公 (元度太祖长公子),六十寿辰,莲南祖公之婿王廷祯,朱启元,田廷缙的贺匾,是在东间的上首。整个敞厅,高大宽敞,明亮华贵,是显世家大族之气势。
敞厅后沿墙正中有第二进庭院的门楼 (据传为郭姓老宅之大门),双开实木门,门楼简约,上方饰有砖雕“居仁由义”四字。第二,第三进正屋居中一间为族人公用 (俗称官宗房)。第二进居中一间,族人称“堂前家”,即堂屋之意。敞厅实屏门作大厅屏风,多用于接待重要客人。凡亲朋相聚,举办婚礼,接送嫁妆,生日满月,婚庆喜筵皆于敞厅举办。大院各家老少全部参加。中秋正此敬月公,除夕下午,值年的房分负责清扫庭院,贴官宗门对联金笺,中大门对联书 “眉山世泽,泗水家声”八字。多房分摆供桌,挂遗像,放遗照。大厅东边上首供有支宗祖元度及孙太孺人的神牌位,东侧挂有开南祖公着清代礼服的画像,西侧挂有莲南公及王太孺人,润生祖公,兰生祖公,穟生祖公着清代礼服的画像。
除夕晚饭后,大厅香火缭绕,烛光明亮,族中所有人等都聚集厅内,按讳派房分先拜天地,再由东到西,各供桌前礼拜先人。小辈喜领压岁钱,合族团聚,欢声笑语,洋溢着一片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
大年初一至初五,有舞龙灯,舞狮子,喝麒麟,跳财神的敲锣打鼓来拜年,值年的会馈增水糕馒头,热闹异常。
“堂前家”多用于敬祖宗及停放灵柩,布置灵堂。族中每有人故去,敞厅的屏风即撤去,来吊唁者跨入大门,遥见灵堂白幔高悬,阵阵哭声中孝子媳及后辈素衣肃立,庄严肃穆,陡增对故者的哀痛悲伤之情。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