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陈莲生
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翻新,高新科技成果令人瞩目。四十年前无异于天方夜谭的神话故事,如今皆已变成了现实,为人类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在尽享现代高科技的快捷便利之余,我感慨万分的思绪,一下子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曾经的岁月。
春雷一声响,万物苏醒来,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场变局如是启幕。开放是风,改革是浪,最终是风起云涌,以浪奔涛潇之势,震撼华夏大地,历经四十个春秋的冲刷,塑造了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国力日益强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完善,从城市到乡村,各行各业捷报频传,人民生活无比幸福,从而带来了民生“消费升级”。就家乡扬中而论,从一个四面环江的孤岛,现已跃居全国百强市(县)第九位,别墅楼成群,坐宝马、开奔驰、高档电器、“互联网+”……涌进了寻常百姓家,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康庄大道上,砥砺向前奔跑,永不止步。
见微可知著,见端能知末。虽然时间给了我们的答案,但我们还要回过头来寻找细微之处的路。
回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人们憧憬的美好未来,是大家都听惯了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温饱刚刚解决,这个远大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及,万万没想到,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个梦想,竟在广大农村多年前就已实现了。如今我家光手机就有十余部,什么电脑、电视、音响、冰箱、空调、轿车等等,早就不在话下,这一切都得感谢共产党、感谢改革开放。
四十年前,乡村信息闭塞,电视机很少,只流行听广播和收音机,通讯也比较落后,与外地亲友联系,靠鸿雁传书,如有急事,发电报、拨打长途电话,还得到镇邮电局办理,来回靠步行,办事效率低。一九九二年三月,我工作的单位办公室安装了一台电话座机,初装费4500元,号码6744,为学校教学管理和社会办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我个人又买了个随身携带的BP机,这个“洋家伙”,小巧灵便,带在身边,当时,自己还感到很时髦。但听人说,这个东西是西方国家安装在牛马颈上的信号机,主人将它们放牧在外,只要听到“滴滴……”的呼叫声,就会立即奔回“食堂”用餐。事后,我得到认证,满脸耻辱,一怒之下,即将BP机摔入河塘。不久,大哥大在扬中市场销售,我硬着头皮花9999元买了一只,体积大,状如砖块,一次我在市教育局开会,手机突然响起,在坐的同仁,无不翘首称奇,争相观看。
抚今追惜,往事历历在目,进入新世纪,家庭固定电话、BP机、小灵通、大哥大、普通手机在我们的手中,都已经淘汰退役。现今,通讯业特别发达,我也赶上了潮流,用上了4G智能手机。当下,互联网已把人类生活的蓝色星球变成了地球村,我和大家一样,也融入了地球村的一员,即使在天涯海角或漂洋过海,只要手持“小方块”,不但能通话说事,而且还能上网、拍照、听音乐、看电视、抢红包和购物付款……每逢节日,亲朋好友就群发信息、微信致贺。如思念亲人,便可随时打开视频聊天,促膝谈心。智能手机功能齐全,特别是“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国家大事立即知晓,真是一机在手,能知天下大事。
手机已普及,用上苹果手机,不但性能优越,还是身份的象征。老伴经常高兴地说:“做梦都想不到我这个近八十岁的老太婆,还用上这个时髦货!”在我居住的小区内,有好多的晚辈孝敬父母,还给他们买上了诺亚信4G智能老年手机,可通过语音操作,外形时尚,使用方便,上网快捷。
时光荏苒,似水流年。美好的日子弹指一挥,总在不经意间流逝,但改革开放,惠及民生,越来越美好幸福的日子,永远、永远烙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并已浓墨重彩,写进了辉煌的史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