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佚名1 下一条:简 讯
最美拥军家庭49年送出6个兵
赵君峰 陈燕   2021-08-02

   图为朱连英 她个头瘦小,肩膀却担起千斤重;她年逾七旬,却依然精神矍铄,就是这样一个瘦小可爱的奶奶,在49年里,为国先后送出了6名军人。 1967年,20岁的朱连英嫁给新程村黄贤平,第二年小叔子黄贤网应征入伍,没几年最小的弟弟黄贤龙也入伍当兵。因为黄贤平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年轻的朱连英身上。朱连英说,自己年轻的时候身体好,没日没夜地做,丈夫体弱不能熬夜,都是朱连英通宵做工赶工分。等到孩子们大了,能承担家务了,两个儿子却提出想当兵。 在那时候的农村,劳动力非常可贵。对于朱连英而言,两个儿子当兵,这个家只能她自己撑。朱连英犹豫很久,最后一咬牙,还是毅然把儿子们送上了开往部队的卡车。那段时间朱连英过得太苦了。白天在地里干活,家里三四亩的地,都是她在打理。农活不忙时,夫妻俩在家编织柳编换钱用,村里放电影他们从没去看过一次。等到农忙时节,她晚上累到睡在地里,抬头仰望星空,她是满腹苦涩。白天割下的麦子、稻子,都到晚上才有时间捆好、挑回去,还要轧好,将秸秆堆成垛。她说:“我就先捆起来,堆成一个小垛子,再慢慢垒起成大的。”村里人看不过去,帮她收粮食、插秧。这些事被朱连英笑着说出来,笑容背后却是无数的不易。 部队生活最能磨砺人。儿子们当兵后迅速成长,不再是懵懂的小伙而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两个儿子当兵期间,几乎没有回过家,逢年过节就她和丈夫在家互相依偎,单薄的信笺承载了他们对孩子们的思念。 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朱连英可以歇歇了,但她也有了新的任务:保证身体健康,不让孩子们牵挂。孩子是母亲最大的软肋,但是为了孩子,瘦小的朱连英穿上了世界上最坚硬的铠甲,来守护她的孩子,她的家。 朱连英的无私付出,换来了他们家庭如今的美满与幸福。大儿子在部队中认识了儿媳,退伍后两人决定在陕西富平县发展,如今也是小有成就。小儿子1991年应征入伍,在部队里勤勤恳恳,积极向上,于1994年考入镇江陆军舰艇学校深造,他工作出色,履历优秀,从航海长一步步擢升到参谋长,无论在何时何地,总能严格要求自己,肯吃苦、乐奉献,多次获得嘉奖、荣誉。2014年,他结束了22年的军旅生活,服从命令,转业至上海,继续在工作岗位上为国效力。 2014年,大孙子黄方奇考上大学后,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笔从戎。没几年,小孙子黄方运也跟哥哥一样,选择了参军入伍。如今,参军入伍已经成了朱连英家庭的传统,在她的影响下,投身军旅、为国效力成为了孩子们的 “成年礼”,军旅生活成了他们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个瘦弱又坚强、平凡又伟大的妇女——朱连英,用一己之力,为国家输送了6名战士,书写了最美拥军之家的佳话。 □ 赵君峰 陈燕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22970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815744 本月:3491619 今天:335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