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大众村把村民的“小问题”当成“大问题”—— |
办好“小事”暖民心 |
|
举例答疑解惑。 2021-07-05 |
|
当前第三轮的村庄环境整治正在三茅街道大众村有序推进,并不像第一轮整治时哪怕砍一棵小杂树、规整一小片自留地,都需要村干部跟涉及户主“打个招呼”甚至还需做个小调解,这一次的整治过程“畅通无阻”,村民双手赞成的同时,甚至主动参与。从调解到“畅通无阻”、主动参与,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大众村新的工作理念。面对疑惑,村党委书记张建国向记者举例答疑解惑。
今年3月,张建国按例到挂钩村组巡片,老党员姚吉娣向这位新上任的书记反映了一个“小问题”:位于大众村十三组一处小灌溉渠,周边因居民大片拆迁长期没有人管护,导致进出水管年久失修,完全堵塞,原本覆盖着近2亩多的自留地常年积水,蚊虫滋生,严重影响周边未拆居民的生产生活。尤其到了雨季,污水不能及时外排,导致内涝,在旱季更不能引水浇灌,老百姓栽点红薯、栽点油菜,都要自带水桶多走好几百米担水浇灌。因为周边居住群众少,这样的“小困难”就将就过去了,一直无人向村中反映。老党员姚吉娣退休回到村中隐约听到了周边群众的“抱怨”,带着试试看的心理向张建国反映了此事。在姚吉娣看来,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也无所谓。
出乎意料,张建国把这件“小问题”当成了“大问题”:除了亲自实地走访附近老百姓,更是带着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商量解决方案。施工中,更是听取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意见,把原先所定的水泥管改成大口径波纹管,从而确保进出管道的寿命。从问题的反映到困难的解决,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大众村一步到位。
“小问题”得到了很完美的解决,老百姓看在了眼里。虽是件小事,大众村两委班子的新形象瞬间在老百姓们的心目中重新有了更高的高度。据了解,今年1-6月份,大众村干了装路灯、补修道路等6件大事,也办了设置交通提醒路识标志、清理臭水沟等40余件小事。
“办大事能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办小事同样有收获,而且更接地气。”张建国的工作字典里,只要为民服务的事,无论大小。正是这样的工作观,老百姓对村里的决议开始越来越支持,因为他们知道村干部是真正为民着想的……
□ 文正 蒋春健 翟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