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行走的党课点亮红色的奋斗“初心” |
——“行走的党课”专题学习活动侧记 |
|
2021-07-01 |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市启动“行走的党课”,数十名党员“出征”,参观庆祝建党100周年史料图片展、“江洲星火”扬中党史学习教育馆、友好村宽新圩“四千四万”陈列馆,用脚步丈量扬中党史。
“沉浸式”体验 在行走中追寻“红色记忆”
扬中是一方赓续红色血脉的英雄热土。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在这里点燃了江洲革命的烽火;1932年,扬中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扬中成为联通大江南北的“江心跳板”;在渡江战役中,扬中人民群众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镌刻下了“我送亲人过大江”的不朽印记;新中国成立后,扬中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投身“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扬中人民“众志成城”“自强不息”,诠释了“四千四万”精神,书写了“小岛办大事”的传奇;迈入新时代,扬中人民致力“四城同创”“五水联治”“八位一体”,续写着“江中明珠”的新荣光。
沿着时间轴线,庆祝建党100周年史料图片展用300多张图片再现扬中人民在党领导下革命、奋斗、发展历程,将这些故事定格成一段段岛城的珍贵历史记忆,“一定学习好,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更多前进的动力。”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学兵难掩激动的心情,“这样完整地感受学习的机会非常难得。以史为鉴,今天的学习一定能更好指导我们开展今后的工作,充分发挥我们市场监管服务产业强市的软实力作用,开创市场监管的新局面。”
“开放式”学习 在行走中感悟“扬中精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江洲星火”扬中党史学习教育馆的“大门”缓缓开启。
“江洲星火”扬中党史学习教育馆坐落于渡江文化园内,伴着滔滔江水,述说着岛城百年奋斗发展的故事。“革命烽火、如歌四月、江洲崛起、勇闯新路和初心使命”五个篇章,展示着百年来扬中地方党组织在革命、建设、改革、十八大以来等各个时期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段段历史故事,带出一个个理论知识,党员们神情专注,回到那段峥嵘岁月,零距离感受英烈精神;随着场景变换,扬中地方党组织执政安民、发展生产共建家园的场景真实再现……这是百年党史传递的思想力量,“馆虽小,但浓缩了党领导扬中人民百年的奋斗历程,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扬中百年党史的了解和学习,淬炼了我们的党性,激励着我们在党的引领下,在扬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努力奋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鹤军有感而发。
“实景式”参与 在行走中传承“红色基因”
“‘初心号’列车正式‘发车’!”在友好村宽新圩,有一辆不会“动”的绿皮火车,现在它是“四千四万精神”陈列馆,里头有大量的书籍、照片、手稿、影音,绿杨牌示波器、昆仑牌电视、丰裕铜匠村原始挑子等等,一件件过去的老物件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呈现了清朝光绪年间到改革开放以及当下整个扬中“四千四万”精神演变历程。“这些老物件承载着老一辈的记忆,通过图文并茂、情景融合的方式让我们的感受更直观、更真切。”油坊镇党委书记杨友军说道。
上世纪50年代,扬中各类生产企业有200多家,60年代中期社队工业几乎覆盖了每个生产大队。他们见多识广、信息灵通,有的率先办起小作坊;有的则成为了走南闯北、外购外销的“业务员”,“供销员”大军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2万多名供销员秉持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上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为扬中乡镇企业的崛起立下功劳。
发展至今,扬中有了新时代的“四千四万”精神: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 张梦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