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抢抓新机遇 推进新崛起 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
|
佚名 2006-07-13 |
|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扬中承继“十五”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完成“一个跨越”、谋求“两大突破”、实现“三大提升”的起始之年。在这新的时空转换节点上,市第十次党代会对所面临的新形势作了高屋建瓴的科学分析,深刻指出,未来五年,将是我市加快新型工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转型期,也是我市加快富民进程,由全面小康迈向基本现代化的重要过渡期,更是我市加快强市步伐、提升综合实力的加速扩张期。这个阶段充满着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善于抢抓机遇,敢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强势崛起。
机遇当前,必须善于把握。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些机遇我们认识得比较早、比较充分,事业就能获得发展;有些机遇来临而我们没有察觉或者见势迟,反应慢,没有很好地把握和利用,就延缓了发展步伐。当前,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机遇日益显现,国际资本和制造业向长三角地区加速转移,全省沿江开发战略加快实施,民间资本加速扩张,等等。这些机遇交织在一起,相互交融激荡,很大程度上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
但机遇稍纵即逝,机遇从来也只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把握机遇,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政策、找准结合点,主动出击;需要我们立足自身实际,利用好现有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岸线优势,做好承接机遇、用好机遇的文章。总之,我们当以超前的目光,善谋全局的思维,百倍于他人的睿智,创造条件,全力拼抢,紧抓不放。
机遇当前,关键在于驾驭。在新机遇接踵而来、纷繁头绪一拥而至的时候,我们要悉心捕捉起于“青萍”而成于“大风”的最有价值的机遇,耐心关注那些需要长期准备、不断积蓄条件、逐渐孕育成熟的机遇。我们要发挥特色、扬优成势,切实把机遇转化为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的实际成果,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的实际成果。要按照“工业主导、三业并举、优化结构、集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要加快推进“大桥、大港、大项目”和沿江工业集中区建设,不断增创外向发展新优势;要按照“规划先导、城乡并重、完善功能、彰显特色”的要求,加强城乡统筹,不断增创城乡一体的新优势;要以促进富民增收为核心,以“四千四万”行动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增创民富共富的新优势;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增创协调发展的新优势。
机遇当前,更要好好珍惜。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内,泰州过江通道(经扬中)建成,将改写我市有大桥无高速的历史,我市将成为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节点;兴隆港口码头建成,沿江开发有实质性突破,将改写我市有岸线无港口的历史,我市将成为连接国内国际的新兴港口城市;大项目建设得到实施,华润(扬中)电厂、铁本重组等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将改写我市有园区无大项目的历史,我市将成为更加发达的沿江工业城市。三大文章昭示三大历史性机遇,可圈可点,盛况空前。这些机遇一旦错过,我们可能就要坐失苏南应有的位次,永远落后于他人。因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紧张快干,用好每一天,抓好每一环,进一步增强新崛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推进扬中新崛起,人人有责。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把握机遇、抢抓机遇、放大机遇,在百舸争流、慢进即退的区域竞争中开拓进取、奋发作为,用辛劳和智慧谱写江洲儿女加快“两率先”、实现新崛起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