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快报文章>>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儿童感统失调小问题?大毛病? 下一条:党的光辉历史照亮强军征程
面对生离死别
你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
  2021-04-18

   “妈妈,今天我们班里的‘小可爱’去世了,我们一起为它举行了葬礼。”听到儿子说出这样一句话,张妈妈先是一惊,弄清楚来龙去脉之后才露出了微笑。原来,姑苏区彩香村幼儿园大三班的孩子们在自然角养了三只小乌龟,最近其中一只小乌龟死了,大家伤心之余,给它举行了一个“葬礼”,表达对它的思念。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里,不少家庭都选择了走进陵园祭扫先祖,但记者发现,带孩子去的家长似乎不多。面对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就会用“到天上去了”“当老祖宗去了”这样的话来回应。那么作为家长,你会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呢? 记者调查:家长忌讳谈论“死亡” 记者在家长群里做了个小调查,发现在80%的幼儿园家庭里,孩子经历过亲人的离世,有15%的孩子失去过自己的宠物,但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带孩子去扫墓,更没有给宠物举行过葬礼。 王爸爸告诉记者:“我们家孩子刚上小班,生死离别太沉重了,家里一般能避开就避开,孩子也会问长辈去哪里了,通常我们都说去了很远的地方,我相信孩子以后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张女士则认为,跟孩子谈死亡的话题太不吉利了。“家里老人多,对孩子讲这个有忌讳,孩子还喜欢盯着问,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即使是有过带孩子一起扫墓经历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诸多疑问,一时也答不上来。 没有“死亡课程”的生命教育不完整 姑苏区彩香村幼儿园副园长李晴静告诉记者,幼儿园里养着很多小动物、小植物,它们的死亡有些是在意料之中的,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这些小生命,亲历了它们从到来到离开的过程,了解和正视了“死亡”,也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当小乌龟离开的时候,老师带着孩子们把它埋在幼儿园种植地里,表达对它的思念。同时,为了不再失去另外两只小乌龟,孩子们又展开了新的讨论和保护计划。” 在李晴静看来,不谈及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只有知道了死与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用孩子接受的方式“讲道理” 彩香村幼儿园曾经开展过一个大班语言活动《獾的礼物》,这是一个没有曲折复杂情节,但和“死亡”有关的绘本故事,从孩子们更能接受的角度来讨论什么是死亡,什么是生命。当老师问:“獾死了,小动物们怎样?”一个孩子说:“兔妈妈伤心地抹眼泪。”另一个孩子说:“兔妈妈还搂着小兔子伤心地哭。”老师一边引导孩子观察绘本画面,一边进行着互动式的对话,并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反应。在课上,没有一个孩子回避和抵触这个话题,比起有时候大人对于 “死亡”的恐惧与避而不谈,孩子们显得更勇敢,更坦然,而且也很积极阳光。 当老师问及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孩子们的答案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浪费时间”“多运动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孩子们从绘本中懂得,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他们也从中意识到,生命是珍贵的,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不应该浪费。”李晴静说。 对于那些不知道如何开口的家长们,李晴静建议不要回避问题,而是要遵从孩子的成长规律,给予相对合理的解释。“孩子对与‘死’相关的概念产生疑问,实际上是对生命现象的自发性探索。家长可以通过绘本等温暖的方式来诉说,使孩子了解生命的循环,像《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一片叶子落下来》等,这些书都坦诚直面悲伤,化哀思为有形,最后传递出温暖、祝福和希望。” (来源:城市商报)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6809095
位访问者
本年度:33805728 本月:6383788 今天:14956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