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张龙华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也见证了家乡的巨变,倍感光荣和自豪,心中有对党说不完的话语。
扬中长江中的第二大岛,过去渡江靠木船划子,如遇较大风浪或大雾只好望江兴叹,乘坐木船,如遇风向突变,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县委政府顺应民意,大胆决策,决定自筹资金建造扬中大桥。要想富先修路,扬中的根本出路在桥,桥通路就通。1992年5月8日,扬中大桥开工典礼,1994年10月6日建成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七个月通车。通车那天,扬中万人空巷,人们扶老携幼登桥观赏,从此扬中与江南连成一体。大桥的建成加速了扬中经济发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2004年扬中二桥建成,整岛南北贯通,三八公路承担着全县的大量物资运输。近年泰州大桥凌空飞架,三桥直通镇江,高速公路大桥横跨长江,一岛五桥,扬中成了连通苏北的交通走廊。壮观的大桥,笔直宽阔,绿色的三八线构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政府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扬中人民欢呼雀跃,坚决拥护地方各级政府层层规划,村组负责具体落实,农民热情十分高涨,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上公路挑路基,干得汗流浃背,不计金钱和个人得失,只盼早日建成通车,方便出入。
新建的三八公路,实行双向行使,路面结实平整,还装了路灯,建了便民公厕,晴雨昼夜均可行驶,来往车辆穿梭不息,春节国庆来扬中观光旅游的人激增。90岁左右的人常讲:“我一辈子没想到一出门就能走上城里才有的水泥沥青路,没想到党对农村这么重视,没想到扬中公交村村通,70岁还免费乘车……”
新三八线的建成,给农村建设带来新的格局。城乡规划,新居民点设在公路两侧,一幢幢楼房,排列有序,一些与民生相关的设施,也接着跟进。医务室、美发室、健身场、土菜馆等服务网点应运而生,人们吃穿住等生活用品,无须跑多远就能买到。
大道的建成,带动了乡间小道的改造,现在乡间小道实现全硬质,家庭轿车一直开到大门口,门前有了路,农副产品的销售,百货商品的流通,就有了快速通道。过去农村交公粮,全靠人挑肩扛,费力费时辛苦麻烦,如今经济人汽车开到门口直接拉走,更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和车顺着大道纷至而来,显示出“路通民富的经济盛况”。
“有路则富”“大路大富”,这是扬中人深刻体会,扬中大道,新三八线,二条绿色长龙,吸引着有识之士前来扬中进行投资产业。经济开发区,工厂林立机声轰鸣……工厂的兴起,解决了就业,带动了一方经济,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变化,几乎家家有存款户户有轿车,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不少农户在城里购置商品房,农村还建有别墅楼,装潢美观,空调、电视、全自动智能洗衣机,应有尽有,日子过得很有滋味。
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富民大道”越走越宽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