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
矮小孩子在升学、就业和婚恋过程中,都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身高不够,军校、艺校、航校,这些高校统统不能报考;68%的矮小人没有体面工作;身材矮小面临的困难实在太多,不能不让家长们发愁……
有些父母因为孩子长不高很着急,老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连累”了孩子。那么,除了遗传因素,孩子长高,还有啥好法子吗?对此,看看专家给大伙儿提出的专业科学的指导建议。
这些长高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1:爸妈都不高,孩子铁定矮
发现孩子矮小,90%的家长会选择盲目等待或相信“孩子晚长”,87%的家长没有监测孩子的身高,不知道孩子发育缓慢。
■误区2:长高是青春期的事儿
其实,青春期前孩子就已经完成整个身高80%左右的增长幅度,定期监测身高、关注骨密度检测值,尽早进行身高干预。
■误区3:现在蹿得高,以后一定高
孩子是否有长高空间,关键看骨龄。如果一个孩子比同龄孩子高,但他的骨龄超过实际年龄很多,那他的增长有效期大大缩短。孩子很快便会停止长高,这类孩子绝大多数成年身高都比正常孩子矮。
■误区4:吃得多吃得壮,身高一定高
想要宝宝营养充足,快高长大,妈妈们都喜欢让宝宝吃饱一点。然而,人在饥饿状态下,会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这可以刺激儿童骨骼生长。相反,吃得过饱,营养过剩,容易发胖,肥胖会影响儿童增高,还会造成成人期的代谢疾病,因此家长要注意宝宝每顿饭不可吃太饱,注意均衡营养,重视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六个长高处方让孩子蹭蹭蹭地往上长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张晓萍认为,孩子最终的身高70%来自于遗传,仅有30%来自后天。但如果孩子父母忽略这30%却容易成为孩子长个儿的最大障碍,她建议家长及时关注孩子身高等身体指标发育情况,以免等到孩子长不高定型了才追悔,为此,张晓萍开出八个长高处方建议。
1、晚上10点前入睡,不要起太早
人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深睡眠时分泌。尽量保证22点以前入睡,23点到凌晨1点为生长分泌的高峰期;睡前不要吃太多东西,太饱影响睡眠;睡觉时最好关灯,开灯睡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此外,家长早早要赶去上班,只能是早一点叫宝宝起床,但过早地叫醒宝宝,竟然会影响到他的身高发育。宝宝要长高个子,要保证他有足够的睡眠,每天至少确保8小时以上。因为生长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后45-90分钟内明显升高,且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超过全天量的一半以上。
2、每天户外运动30-60分钟
运动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运动可选择对膝关节有碾磨作用的运动,像蹬自行车、打篮球、游泳、踢足球等,可使长骨骨骺软骨细胞增值,增加骨钙沉积,刺激长高,但一些强度过大、只锻炼上肢、爆发类的运动(扔铅球、举重等)以及过度拉伸韧带的运动,要少做,可能阻碍孩子长个儿。此外,户外运动还能晒到阳光,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身高发育。
3、合理饮食是关键
在孩子发育期,一定要让他摄取到足够的营养素,比如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类、牛奶、大豆、鸡蛋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如紫菜、海苔、菠菜、动物肝脏等。
不要挑食偏食,少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会影响体内钙元素代谢;少吃甜食,甜食会影响消化,导致营养不良;腌制、油炸、膨化食品更不能吃。
4、定期测量身高、测骨龄
最好每1~3月给孩子测量一次身高。婴儿出生第一年约增长25cm,第二年增长10~12cm,2岁以后至青春期,增长5~7cm/年、青春期突增可以达7~10cm/年,如果孩子每年身高生长缓慢,2岁以上儿童每年身高增长小于5cm,则可明确诊断为生长发育迟缓,家长就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儿童保健科检查,进行针对性治疗。
5、适当补充营养素
钙是骨骼生长的原材料。钙摄入不足或缺乏可能导致骨骼发育不良,生长迟缓,影响长高,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根据检测的孩子身体发育情况适当补钙和维生素D。从1岁开始到青春期之前,保证孩子每天吃1个鸡蛋、50g肉和500ml奶可补充孩子每日所需蛋白质量,不必额外加餐。
6、不要盲目崇拜保健品、增高产品
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长高,不惜重金买各种保健品及增高产品,结果,事与愿违,来诊的孩子中有个女孩吃保健品两个月余,结果乳房增大,经检查,确诊为性早熟,家长非常后悔。
(来源:南国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