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
(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工业大奖之路也是一样。
12月27日,大全集团在北京领取中国工业大奖,不仅成为扬中骄傲,也实现了镇江历史的零突破。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这样的突破,是众多有梦想的中国工业企业毕生追求。今年的中国工业大奖被全国16家企业摘取,大全集团此次“中原逐鹿”,看得到的是荣耀和光环,看不到的是数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和艰辛付出。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建厂,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走了那么长、那么远,从当初的乡镇“小红花”戴起,到如今的中国工业大奖,这是一条追逐工业梦想的“罗马之路”。
(二)一个企业的“做大做强”,既要有实干精神,也要有机遇意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而强”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积累,但也离不开关键几步,必须要做到“干与闯”的结合。
八十年代初,大全前身是一家员工100余人,资产67万元的小企业,主要从事磨具磨料、纸盒、胶木电表外壳的生产。
在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引领下,1984年,企业新一届领导班子即刻进行了产品的升级转型,瞄准工业企业领域,成功开发生产冰箱用制冷压缩机及电缆桥架产品。企业迅速做大,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关键一步,在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上,闯出一条新路。
(三)1986年,由于原先生产的主要产品市场容量有限,技术含量不高,经过认真深入的市场调研,企业决定转型开发生产低压成套电器设备。1987年,派出一批应届高中毕业生到上海学习培训,并于当年生产出国内第一台模块化、组合型、抽屉式开关柜,该产品以其过硬的品质很快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1990年北京亚运会33个场馆中包括主会场在内的17个场馆采用了大全的产品。借助亚运会,大全初步确立了产品的行业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迅速提高了知名度,订单稳步增长,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下转2版)
(上接1版)
这是关键一步,在自己闯出的新路上“开疆拓土”至亚运会市场,在行业内打响“大全品牌”。
(四)亚运会之后,虽然当时公司的电器产品已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管理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合资合作是快速缩小差距的最好方式。1991年,经原机械电子工业部等有关部门牵线,大全与欧洲著名电气公司德国穆勒公司开始洽谈合作事宜,于1992年达成合作意向。1993年,经过多轮艰苦谈判,大全和穆勒合作,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低压成套合资企业——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
公司采用德国穆勒专有技术和先进加工设备,制造出国际一流水平的低压配电柜。产品受到高端市场认可,人民大会堂、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国务院会议中心、中央电视台等国家重点工程都选用了镇江默勒的产品,20多年来,未出现一例质量问题。
这是关键一步,外方企业获得了市场收益,大全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转型升级提速,企业发展空间“洞开”。
(五)大全集团相继与美国阳光、荷兰霍力克、德国西门子、瑞士赛雪龙、美国伊顿、丹麦安凯特等国际知名电气企业成立合资公司。
国际合作引进来,自主创新走出去。2006年,大全集团成立了国际业务部门。随着国际市场开拓的不断深入,产品远销以色列、日本、韩国、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广泛应用于机场、发电厂以及“一带一路”所支持的各项重点工程项目。
这是关键一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争取“一带一路”上的制造席位,大全集团进一步拓宽全球视野。
(六)立足于电气、新能源、轨道交通行业的高端市场,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近十多年深耕,大全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三家研究院,其中武汉新能源接入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是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的唯一一家民营研发中心。这些研发机构加上集团下属23家制造公司的技术部形成了完备的三级科研创新体系。
大全集团目前从事新产品研发的科研人员近400人,其中博士硕士团队约占三成。新产品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3%以上。传统产品平均每三年升级一次,以确保行业领先,平均每年有40个新产品投放市场。
这也是关键一步,虽然有很长的时间跨度,但自主创新这一步,实现了与每个时间节点上的“关键一步”无缝衔接,是久久为功的一步。
(七)今年12月15日,大全集团与德勤智能制造开展战略合作,以行业领跑者姿态,迎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在企业数字化制造和智能制造上深耕猛进。
2016年,大全就与SAP、德勤合作,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引,建立和实施数字化管理体系,保障集团战略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2017年底,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全部成功上线ERP系统,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上线运行一年以来,效率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理念、运行模式,同时为智能制造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大全集团连续被评为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示范企业、全国首批“双创”平台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突出贡献创新型企业。
这是关键一步,大全又一次拥抱“变量”,确立了智能化、信息化的主攻方向。
(八)实干,厚积薄发;敢闯,自强不息。
既有行稳致远的大智慧,又有不闯不立的大勇气。大全集团的“干和闯”,始终在大局大势的把握中,和格局方位的思考中,牢牢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闻风而动,辗转腾挪。
原来的挑战攻下来了,新的挑战还会产生。在挑战中前行,既是企业的使命,也是企业的宿命。
拥抱“变量”,迎接“关键节点”,挑战自身发展天花板的“极点时刻”,他们每一次的“关键实践”总是预示着更高水平的发展即将到来。从80年代初的创业,到今日之大全,有一脉相承的“血液”在流淌。
(九)外部环境的“变量”越是风云变幻,大全越是牢牢把握自身的“确定性”。
大全集团心中颠破不破的确定性是什么?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的实践经验,是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传统,是“争第一、创唯一”的战略定力,以及“全球大业、百年大全”的宏伟目标。
这些“确定性”,是大全一次又一次敢于拥抱“变量”,在时代不同的节点上率先冲关的底气。
还有一个重要的 “确定性”,是他们“发展企业、造福社会”的社会责任。对人民有真挚情感,和扬中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社会赢得发展红利,更是一种蓬勃向上发展的“确定性”。
(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每一天出炉的每一块砖,都是其基石组成,中国工业大奖也是一样。 □ 蔡小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