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
——记新坝派出所社区民警郑杰 |
|
2020-12-09 |
|
他貌不惊人,语不豪迈,他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警察这个神圣职业的无比热爱和满腔热血,抒写着自己无悔的人生。他就是新坝派出所社区民警郑杰。
心里装着群众的“亲人”
去年7月,一位老人在辖区某银行因为汇款与工作人员争吵起来,接到报警电话的郑杰立即赶到现场:原来这名老人是接到一个中奖电话,称老人中了一辆30多万的奥迪轿车,并要求老人先汇3万元车辆购置税。了解到情况的郑杰断定眼前这位老人遇上了诈骗电话,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自己接触的诈骗案例入手,耐心地给老人讲述其中的蹊跷与可疑之处,老人幡然醒悟。
之后,他把专业的防范知识编成了朗朗上口的防骗小口诀:“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让老年人能更直接地增强防范意识,并将防范口诀印在自己的警民联系卡上。
郑杰经常一有空就到社区转悠,看见哪个路口的探头坏了,就会联系相关单位检修,看见哪家电瓶车停在路边不上锁就会找车主“谈话”../....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时的“转悠”、“不间断”的唠叨,辖区群众也喜欢上这位憨厚的小伙,什么事都愿意和小郑说上两句,不知不觉中,群众的安全感提高了,辖区的发案率下降了,郑杰在老百姓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了。
夫妻矛盾化解的“第三方”
去年冬天,派出所来了一对小夫妻,吵了架,男的动了手,闹到派出所了。郑杰一听就蒙了!自己还没结婚,怎么调解呢?无奈只能先随机应变。
调解过程中,女方不高兴了:“你一个人民警察,怎么一点立场都没有?我你也说有理,他你也说没错!”男方也附和着:“就是,你一个大学生,怎么只知道说对对啊?要这样我们还找你调解什么?”最后小两口居然手拉手走了,郑杰明白了,一般闹到派出所来的夫妻,都不是真心要离婚,而是找一个“第三方”发泄口,给双方都找个台阶下。
于是,郑杰处理起这类案件就有了心得,对待每一对小夫妻,尽管他们吵架的理由千奇百怪甚至莫名其妙,作为调解方只有耐心倾听,真情感化,幽默化解,怒发冲冠的小夫妻来到派出所,常常因为郑杰的一句笑话给逗乐,矛盾就自然化解了!
“狗不叫”的民警
“不在村里,就在去村里的路上”,在新坝,民警郑杰被辖区村民赞为“狗不叫的民警”,派出所里的同事都笑着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管闲事”,工作日几乎都泡在社区里,东家走走,西家看看,这家问问,那家谈谈,啥事他都喜欢问问,啥事他都喜欢管管。这样“管闲事”带来的好处就是,社区家长里短他说起来是如数家珍。
一次走访中,郑杰了解到辖区有一对七八十岁的老夫妇因为早年丧子,现无生活来源,还拒绝社会救济,平时不时出去捡些破烂换点钱来补贴家用,生活十分窘迫。村干部要上门帮扶,但老人却不愿意接受资助,还几次把社区工作人员赶出了家门。郑杰得知情况后多次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告诉老人“国家政策的出发点是尊老爱老,让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是施舍。”在多次的沟通与工作下,老人想通了,最终民政部门将两位老人定为低保户,老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老人的生活得到了解决,郑杰还是不放心,依旧经常去看望,询问二老的身体情况,也会帮着买一些生活用品给老人送去。老人生病了,郑杰就开自己的私家车送老人去看病。用他自己的话说,看望和照顾两位老人,这已成习惯了。 (吴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