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三化建设”助优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
|
2020-11-25 |
|
扬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2015年1月成立以来,致力推进平台信息化、交易便利化、服务精细化,努力营造良好的公共资源交易新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阳光规范高效运行。
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交易提质增效
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是国家顶层设计的明确部署,是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根据省、市平台一体化建设要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优化开标、评标、评委抽取三大系统,大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2019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中心启用“不见面”开标系统,使我市建设工程招投标从“线下”正式走向“线上”。“‘不见面’交易打破了时空局限,既节省了投标成本,也大大激发了中小企业的参与度和热情,日前我省这一举措获国办通报表扬。”交易中心主任刘俊介绍。今年“不见面”开标再立新功,疫情期间,在投标单位由于控制风险防控等因素不能如期到场的情况下,中心围绕“防疫+交易”两手并抓的指示,全力保障线上开标系统正常运行,助力复工复产,实现疫情防控和推进项目建设两不误。据悉,自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完成工程类项目开标34个,累计中标金额达3.31亿元。除工程建设领域“不见面”交易外,中心还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纸质“不见面”开标,推动国有产权线上交易平台、农村产权三期平台上线,使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全面开花”。
以便利化为导向,推动企业降本减负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中心还积极探索保证金收退改革,丰富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引入投标保证保险和电子保函服务,切实为企业减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微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为帮助企业纾忧解困,中心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免收投标保证金;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项目,评标时小微企业价格扣除幅度由原来的6%提高至10%,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价格竞争优势。同时积极鼓励采购人在与中小微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时,减免收取履约保证金、适当提高预付款比例,切实降低企业运营负荷,提升抗风险能力。“为减少招投标各方主体跑腿次数,今年我中心还新增了CA数字证书业务受理点,投标单位、评标专家在扬中本地就可以进行CA数字证书的申请、续期、变更和补办,截至目前已办结CA数字证书申请83个。”交易中心信息科科长胡传辉介绍。
以精细化为抓手,推动服务专业精准
“浸润式”学习锻造服务精兵。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队伍建设要求,交易中心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行业知识学习和作风效能建设三管齐下,组织搭建“职工大讲堂”、“一对一”传帮带、党员“每日一题”等学习交流平台,努力锻造一支有担当、敢作为、本领硬的交易服务队伍。“前瞻式”服务提升服务速度。近年来水环境治理一直是我市重点工程项目,也是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民生工程,自2018年8月起,我市陆续开展水环境治理项目招投标工作,为推动项目建设,中心持续关注项目进程,积极做好标前对接,主动介入服务,优化评标方法,全力提供招标服务保障,共同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扬中新生态。“立体式”服务提升服务温度。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交易中心还主动走访各市属国有企业,召开代理机构座谈会,并加强与建设单位的联系与沟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供政策咨询、程序引导和业务指导服务,全力打造阳光高效、规范便民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