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上一条:“牵手助跑”跑出发展加速度 下一条:我市全面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工作
第21个记者节,把镜头留给自己
  2020-11-08

   有这么一群人,“笔杆子”是他们的法宝,他们常常拿着“长枪短炮”风里来雨里去。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是奔赴的“战场”;哪里有故事,哪里就有挖掘的方向。他们能体验“百味人生”,他们,就是新闻工作者。11月8日是第21个中国记者节,请允许我们把镜头留给自己—— “让每一篇作品都有温度,有力量” 文字记者:徐岚 我2016年从镇江考入原新闻中心,在记者岗位已经有4年多了。4年来,我以记者的身份感受到扬中城市发展的脉搏,用双脚丈量着脚下这方热土,用笔和镜头记录发生在这里的精彩瞬间。不管是在疫情防控一线,还是在美丽的新农村,那些默默付出的忙碌身影总是让我感动,但感受最深的,还是扬中这几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我觉得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作为一个新闻记者、一个媒体人,都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新闻素质、业务素质和自身的能力,当记者不容易,但心情一定要乐观。逐梦未来,我将永葆初心、不停探索,希望每一次采访、每一篇作品都有温度,有力量。 “为听众带来更好听的节目” 电台主持人:李琨 从事广播工作十年,普通话一级甲等,拥有主持人资格证和记者证,可以一本正经地播新闻,也可以幽默诙谐地讲段子,是一个实足的“双面派”。恰逢第21个记者节,我们扬中电台也迎来正式的改版。我觉得这是一个双喜临门的好事。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关注我们改版后的节目。我们也希望作为一个广播一线的主持人和记者,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好听的节目和更好的声音。 每天早晨8点至9点半,我和我的搭档董青,在扬中人民广播电台FM94.5《李董的早晨》与你不见不散。 “作为新记者,我要不断学习积累” 摄像记者:石磊 今年是我过的第一个记者节。作为刚刚入职一月有余的摄像记者,平时工作中怎样才能拍摄到优秀的电视画面以及如何出色的完成新闻采访任务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现阶段我作为“新人”记者,首先要不断学习积累,要具备扎实深厚的摄像基本功,对拍摄中应注意的事项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全面而熟练的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技术性能。还要经常观看老师们的摄像素材,不断巩固所学的摄像知识和学习新的摄像知识,对各种镜头的运用要心中有数。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希望能用手中的摄像机把真实的东西记录下来,展现给观众。 “为大家提供更多好视频” 短视频制作者:陈龙 从一线摄像记者转到创意短视频的创作,我已经和新闻打交道了近10年。现在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将扬中的风俗文化、美景美食、正能量故事等等通过短视频呈现给观众。 前段时间为了献礼国庆,拍摄了短视频《101岁老兵的军礼》,让我印象很深。老兵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正常言语的交流很困难,我突然想到用行动的方式,向他敬了个军礼。老人家虽然意识模糊了,但出于军人的本能也缓缓地举起右手回敬了个军礼,那一瞬间我大受感动。 多年新闻工作者经历告诉我,从策划选题到准备脚本,从对接好联系人到现场拍摄,从收集素材资料到后期制作,记者首先要和受访对象成为朋友,才能更好地走进受访者的内心。 □杨蝶飞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41430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963647 本月:2639523 今天:9777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