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扬中日报
微扬中
学习强国中的扬中
理论学习
公益广告
强国复兴有我
时间:
~
搜索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报文章
>>
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下一条: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是种“气候变化过敏”现象
大气骤变也会导致失眠
来源:广州日报 2020-11-02
寒露过后,深秋已到。此时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按理说,这正是可以让人早点上床见周公的惬意时节,但偏偏有不少人吐槽睡不好觉,甚至无法入睡,彻夜难眠。 这是为何?又该如何破? 失眠的缘由说法不一 如果问专家,中医会认为,秋季失眠多因夏季高温炎热,耗伤心气,到了秋天就变成秋乏,导致肾气不足,心火飘浮,因“心肾不交”而造成失眠。 现代医疗气象学会认为,这是一种“气候变化过敏”现象,从夏季的酷暑转入深秋的寒冷,天气的骤然变化容易造成某些人大脑分泌激素出现紊乱,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失眠。 心理学家则认为,深秋失眠主要是情绪性失眠。深秋时节,秋风萧瑟,落叶满地,容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这是很多人深秋失眠的一个重要诱因。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仍未道出导致失眠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失眠是一种跨越季节、跨越时空的普遍现象,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许多人都深受失眠的困扰。简单来讲,导致失眠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外因,二是内因。 肠胃功能与睡眠关系密切 失眠内因,是指生理上原因。《黄帝内经》认为主要有三点: 1.“卫气”夜晚“不入阴”导致失眠。人体的“卫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华所化生,其运行有昼夜、阴阳之分。《黄帝内经》说:“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卫气”白天“行于阳”是行于手、足三阳经脉,共循环25周。夜晚“行于阴”是行于五脏,也是循环25周。正常来说,“卫气”行于手、足三阳经脉,人就会头脑清醒不想睡觉,行于五脏则昏昏欲睡。但假如到了夜晚“卫气”仍滞留于手、足三阳经脉而不入五脏,人就会夜不能寐。 2.“胃不和则卧不安”。《黄帝内经》说,“卫气”从手足三阳经脉进入五脏的“门口”是手、足阳明经,即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如果这两经不和,就 会妨碍“卫气”顺利“入阴”,从而导致失眠。由此可见,胃、大肠的功能正常与否,是影响睡眠的关键因素。 3.“神不安则不寐”。《黄帝内经》说“心主血脉”“心藏神”,其他四脏则藏魂、魄、意、志,而以心所藏之“神”为首。因睡眠也是人的神志活动表现之一,故睡眠实由心神所控制。明代医家张介宾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又说:“盖心藏神,阳气之宅也。卫主气,司阳化之气也。凡卫气入阴则静,静则寐,正以阳有所归,是故神安而寐也。”表明“卫气入阴则静”的机理是“阳有所归”,而心神正是“阳气之宅”,故神安则寐。 这一点,也解释了为何高敏感特质人群、焦虑症、抑郁症人群容易失眠,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心神不安。 从养生及医疗角度对症防治失眠 如果肠胃不好,就要先把肠胃功能恢复好。平时多吃小米粥、山药等养胃的食物,果蔬也要多吃。平时吃饭要有规律,以清淡为主。 气血不足的人睡觉容易醒,外界有一点声响,就会瞬间清醒过来。这类型的人要多吃点补血气的东西,如红枣、当归等。睡前可以泡泡脚,喝点热水。 肝气郁滞的人入睡难,常常失眠多梦。想改善睡眠质量,首先要养护好肝脏,多喝养肝茶水,如金银花、桂花、胎菊、蒲公英等,并适当服用益生菌。 肾不好的人也容易失眠,平时可多吃点补肾的东西。 长期严重失眠者则须服药,中医古方有治疗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黄连阿胶汤;治疗心血亏虚、肝阴不足的酸枣仁汤;治疗热郁胸膈、上扰心神的栀子豉汤等,可供参考。 (来源: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581083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4504644 本月:6180519 今天:768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