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怀念我的父亲王步高 下一条:摆摊体验
养 鸡
孙纪尧   2020-11-02

  □ 孙纪尧 “听说现在市场上卖的草鸡蛋水货很多,不知是真是假。”老伴一边打扫院子一边说。 “假不了。你没听说央视3·15晚会已经曝光了吗?”正在散步的我应声答道。 “那我们家孙子每天吃的草鸡蛋也都是假的?” “很有可能啊!” “那可如何是好呢?” “要不我们自己养鸡?” “好啊!”老伴似乎特别高兴。 第二天,我们便动手搭鸡窝,地点就选在后院东北角落。因为就着已有两面围墙的地势,只需新砌两面矮墙。 说干就干。老伴负责搬砖,我负责砌墙。虽不是什么重活,可因为上了点年纪,还是感觉腰酸背疼的。两人忙了好一阵子,砖墙终于砌好。然后我们在顶部盖上石棉瓦以防雨水,在鸡窝内放一块方形木架以供草鸡站立休息,再用废旧窗框制作了一扇门。 约摸半天时间,一个虽不美观但却实用的鸡窝便顺利完成了。 仅有鸡窝还不行啊。于是又在西面和南面钉下竹桩,拉上网,于顶部盖上石棉瓦,开辟了一个十多平米的空间。在这不小的空间里,既有鸡活动和吃食的地方,也有专门供鸡生蛋的地方,还有人工喂养的地方。能设计出如此周密的杰作,我和老伴都很开心。 鸡棚搭建好了,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了。于是,我们便去农户家里买鸡,希望能买到几只正宗的家养草鸡,可跑了好远的路,结果只买到一只。不得已,只能又去海萍农场添了两只新母鸡,并添置了供鸡吃食和饮水的器皿,专门自制了取鸡蛋的工具。 一切准备就绪,养鸡正式开始。 我们给草鸡喂的食物全都是绿色食品,一点添加剂也没有。切细的自家蔬菜、自来水泡开的豆饼加上米糠搅拌均匀,然后搭配少量麦子或大米,这便是一日三餐的主食。还不时将人吃剩下的食物和人不可食用的蔬菜瓜果等放入食盆或扔进鸡棚,作为草鸡的辅食。 我家门前有条小河,每天都有人在河里放龙虾。龙虾不多,可每次都会拿到一些小鱼。他们不要,可我如获至宝,一个个拿回家用剪刀剪成小段给鸡吃。三只鸡抢着吃,从农户家买来的那只老母鸡抢得最凶。平时,也是它生的蛋最多、最大,大概是吃得又多又好的原因吧。 养鸡,你别以为是一件轻松的事。其实,麻烦还是挺多的。 从海萍农场买回来的一只鸡老是生软壳蛋,刚一落地,蛋就破了,于是三只鸡抢着把蛋和壳一齐吃掉。据说给鸡喂骨粉管用,于是我骑电动车赶到大路去买。但鸡吃了一段时间后,一点效果也没有。我又去美人鱼那里的一个兽药店向兽医请教,兽医给配了药,让回来拌在饲料里给鸡吃,吃完便好了。可鸡也很聪明,因为饲料里有药,它们宁可挨饿,也不吃一口。我没辙,只能作罢。 鸡有时也会遇到意外。有一次,一只鸡突然瘸腿了,我试着给它喷了云南白药喷剂,过了几天便好了。 最大的麻烦当是如何应对黄鼠狼的挑战。一天,老伴听到一只鸡突然大声叫起来,似乎跟平常下蛋后发出的叫声不太一样,便急急忙忙跑过去看。一只黄鼠狼已将鸡蛋咬了一个洞,正准备吃。见有人来,便急忙逃走。 这鸡棚,四周都围了网,它是怎么进去的呢?经仔细观察,原来这聪明之极的畜生是从两道网之间的缝隙里钻进去的。我和老伴赶忙仔细查找,修补漏洞。即便如此,这种情况之后仍然偶有发生。 尽管养鸡会遇到不少麻烦,可为了孙子能吃到正宗草鸡蛋,再大的困难爷爷奶奶也能克服。 记得我幼年的时候,家里也养鸡。一个木板钉的鸡窝就安放在正屋堂间的房门边。每天早晨我负责打开鸡门,在大门口场上撒一把大米或麦子,鸡吃后就四处活动去了;天快黑的时候,一群鸡陆陆续续回来,我便在门口再撒一把大米或麦子,鸡吃了进窝,我关上鸡门。那时养鸡,真是太简单了,一点麻烦没有。 不过,那时鸡蛋很金贵。我家吃的盐和油,几乎全靠几只鸡生蛋卖钱去买。只有当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母亲才会油煎或水煮三只鸡蛋招待,因为这是那时扬中传统的待客礼节。有的客人客气,或不吃,或不全吃。客人走后,母亲舍不得自己吃,总是留给我。那时能吃到鸡蛋,别提有多高兴了。 时隔二十多年后的八四年,我开始自立门户,那年儿子五岁,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为了给儿子增加营养,我和妻子决定养鸡。春天,我们捉了二十只小鸡,我俩早一顿,晚一顿,耐心喂养,结果养活了十只。四只公鸡一个个自己家吃了,留下六只母鸡生蛋。每天三四只,不仅可以给儿子增加营养,也可给家人改善伙食。喂鸡的食物,都是自家地里长出来的,不用花钱买。 可是,好景岂能长久?正当我们陶醉在幸福之中的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妻子早早起来准备给鸡喂食,可打开鸡门,空空如也。一窝鸡,六只,全部被偷走。那年,鸡窝也是搭在后院,不过北面还没砌围墙,没有关拦。接下来的十多天,本埭又有两家养的鸡被连窝端。在那一切向钱看的年代,极少数利欲熏心的人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也不算什么新闻。 “快点,快点,你孙子要跟爷爷视频呢!”老伴兴冲冲地将手机塞到我的手里。 孙子今年五岁,跟我儿子儿媳在上海,很少回扬中。我们在扬中时,就每周一次视频聊天。前年除夕,孙子回来过春节,我们带他去鸡棚看鸡,虽然常年生活在大城市,从来没见过养鸡,可他看到鸡特别高兴,还给三只鸡分别取名。 去年一年,家养草鸡下的蛋,我们一只也没舍得吃,全都带到上海给孙子。 年初,我们又换了四只新母鸡。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09224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615247 本月:2291122 今天:19455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