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
——市12345热线内修外练提升为民纾忧解困能力 |
|
2020-10-29 |
|
“您好,这里是扬中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昌盛路一带路灯不亮了,影响市民夜行,麻烦安排人来修一下!”“市区大面积停水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要等水煮晚饭,到底何时来水?”……“12345”,有事找政府,现如今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已成为大多数扬中市民的共识,通过拨打“12345”热线,市民咨询求助、表达诉求、提出意见、投诉举报,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12345热线累计接听来电55797件,同比增长38.5%,及时办结率98.2%,满意率99.71%,12345热线已然成为“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的重要平台。
借力大数据,打造民生“晴雨表”
为提升热线服务能力,2019年对标大数据时代“智慧型”政务建设标准,热线实施智能化提升工程,在“走出去”学习南通、昆山、涟水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引进政情民意大数据分析系统,今年7月系统顺利通过验收,开启了热线的“智能化”转型。“新系统可实现对话务大厅实时监管,对工单办理情况在线提醒、监督,对热线问题梳理、分析,对网络单位职能和来电人分析、画像,对热线运行情况出具分析报告等功能,和传统人工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相比,更智慧、更精准、更全面。”热线办主任卢建军介绍。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引入提升了热线舆情预警分析能力,提高了热线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
修炼硬本领,当好百姓“贴心人”
热线话务员是倾听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的一线人员,话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体现着热线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平台现有话务员13名,台席9个,为提升话务员专业素养,热线积极开展多样化业务培训:以评促思,组织每周学习例会,通过分析一周典型工单和日常差错,提高话务员分析、引导、表达能力;以赛提技,组织业务技能竞赛,通过汉字录入、情景模拟、录音互听以及业务考核等方面测试,提高话务员综合业务素质;以学促行,组织部分话务员赴市级平台交流学习,了解报表系统、知识库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建设经验,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和整体水平。
下足绣花功,架起党群“连心桥”
热线处理的大多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解决这些关键 “小事”少不得“绣花”功夫。对于受理范围内的群众合理诉求,除部分能够直接在线解答或通过三方通话办结的,均以派发工单的形式交办热线网络成员单位,需要相关部门依照法规予以实体性办理。为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近年来,热线牵头拟定《扬中市12345在线平台运行管理办法》《首接负责制》《领导交办制》等制度规定,强化工单受理单位责任,并通过难点工单交办会、现场督办等方式协调推进部分热线难点问题,以更好地处理市民合理诉求。“2019年,政风行风热线运行管理工作由市行政审批局承担,接手后,我们充分发挥两路热线的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深度融合,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民服务的金字招牌。”卢主任介绍。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12345热线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下一步热线将进一步提升平台智能化水平,强化大数据利用率,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最大程度为群众答疑解惑、纾忧解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