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严久霖
40年高中同学聚会让尘封的记忆打开了闸门。思绪如潮、如丝,剪不断、理还乱的是一个个青涩而阳光、懵懂而求知、稚嫩而激扬的镜头。印象最为深刻、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如题所述:“三中”圆了我的梦!
梦是什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说是第六感,有人说是潜意识。而梦的内涵则有美梦和噩梦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梦,往往说的是美梦。从这个意义上讲,梦更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一种经过奋斗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有一种梦是当干部。刚入三中,幸运之神就降临到我的头顶。在高一(1)班,时任班主任薛家沪老师跟我促膝谈心,希望我就任班长一职,但是本人考虑到年龄小等因素,推荐了徐义才同学担任班长,自己则担任了副班长兼宣传委员。后又相继担任了文科班班长兼体育委员、学校首届学生会学习委员职务。回想起来,我有何德何能让老师们、同学们对自己如此厚爱!但不能不说,这段学生干部经历对于自己的成长带来的帮助是难以估量的。如何上传下达、如何协调方方面面关系、如何组织班级活动等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自己的一生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动能。
有一种梦是上大学。父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孩子有好一点出路他们就已经心满意足,虽然望子成龙,但从来也不敢奢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我能够进入三中上高中,父母就已经觉得祖坟上冒了青烟了。但是,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取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求知的道路上,自己还是努力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在较好的水准线上。文理科分班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准确定位自己的智力特点,进入文科班,瞄准文科类,发力钻研文科知识。在分班时间短的现实面前,可惜功亏一篑,80年高考考了303分。当所有的努力成为泡影之时,沮丧、懊恼的情绪充斥胸中,一切的痛苦深埋心窝,默默地一个人舔着自己的伤口。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既然找不到高等学府的敲门砖,那么就找一条木工之路或者裁缝之路?正当自己彷徨、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之际,老师来了!还是薛家沪老师,他来到了我的家中,邀请我到三中复读一年,更重要的是,他带给我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80年高考300分以上,81年江苏省预考可以免试。知识改变命运,拼搏成就未来。于是乎,我再一次踏上了求知的征程。
一阵风吹过大江,吹过三中,我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徜徉,汲取营养。获知高考成绩为405分之际,我第一时间在三中获得了徐云生等老师的祝福。他们把我高高地抬起来抛向天空。那一刻,老师们是幸福的,我更是幸福的。命运,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圆梦路上,最需要感恩的是敬爱的老师们。薛家沪老师从语文到地理到思想教育,带给我的都是我一生的财富;祝荣中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的片断历历在目,他那优雅、潇洒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八个大字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徐云生老师天马行空、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中让我掌握了很多历史知识;王益民老师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的数学课让我回味无穷;奚华新、张德生、王丹阳老师的政治课各有千秋,特色鲜明,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还有王鹤林、杜庆喜、薛恒、蔡慧君等许多老师都给我带来极大的帮助。在筑梦的旅途上,我们不仅享受了知识的饕餮大餐,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许多良师益友!
马云说,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的梦从三中衍生,从三中实现。三中,我圆梦的“摇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