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扬中日报
微扬中
学习强国中的扬中
理论学习
公益广告
强国复兴有我
时间:
~
搜索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报文章
>>
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
国庆出行前,这些新规要知道!
下一条:
10 月份全市文体旅游活动一览
新坝·陈履生博物馆群开馆
季春吉战顺 2020-09-28
本报讯 经过4个多月的试运营,28日上午,国内规模最大的乡村博物馆群——陈履生博物馆群正式开馆,日后将继续向公众免费开放。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发来贺信,镇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晓南,我市领导殷敏、张永意、卜兴荣、孙冬梅出席开馆仪式。 坐落于新坝镇新治村的陈履生博物馆群由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扬中乡贤陈履生与新坝镇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包括陈履生美术馆、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是全球第一座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提供电力的绿色博物馆,是国际竹藤组织所属50个成员国中的第一座竹器博物馆,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乡村博物馆群。今年5月18日“三馆”对外试运营以来,先后接待观众30000余人,团队200多个,不乏来自西藏、新疆、甘肃的观众。 “扬中过去没有博物馆,所以我一直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来弥补这样的缺憾,让家乡人民能了解我们伟大民族的伟大创造。”“爱家乡,就给她建博物馆;爱家乡,就用自己的画笔去表达。”带着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三馆”中,美术馆展出了陈履生自1977年以来的习作和创作近百件;汉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是陶器、漆器、铜器、画像石、画像砖等在内的2000余件汉代文物收藏,包括数百件陶谷仓、陶灶;竹器博物馆精选了陈履生收藏的6000余件各类竹器中的3000余件。目前,馆内附属有艺术图书馆,藏有艺术类图书8000余册;配套有教育中心,将陆续开设绘画、书法、陶艺、竹编、木工等工作室。 开馆仪式上,孙晓南宣读马明龙发来的贺信。贺信中,马明龙代表镇江市委、市政府向陈履生博物馆群的正式开馆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陈履生博物馆群倾注了陈履生先生大量心血和汗水,凝聚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具有鲜明的办馆特色和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中共镇江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明确了“三高一争”的奋斗取向,其中“高品质生活”是民心所盼、民意所向。 (下转2版) (上接1版)博物馆群的开馆,将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必将成为镇江向世界展示灿烂文化成果的又一靓丽名片。贺信中写道,建好用好博物馆,对于延续镇江这座“山水花园名城”的文脉,更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马明龙希望博物馆进一步深化文化合作交流,悉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积极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展现镇江“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的气质神韵,为促进镇江繁荣发展、开创美好前途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书记殷敏致辞。她说,多年来,陈履生馆长心系家乡、回报桑梓,这座扬中首家拥有国家级水平的乡村博物馆,不仅创造性地将汉文化博物馆、陈履生美术馆和竹器博物馆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集聚效应”,也彰显着地域特色,为扬中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殷敏希望,以正式开馆为新起点,博物馆群要发挥更大作用,要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强化“互联网+智慧博物馆”的理念,以丰富的陈列、独特的文创、先进的管理、一流的服务,持续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不断丰富乡村振兴的“内涵底蕴”,将博物馆群建设与“最美乡村”融合,充分挖掘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与文化建设相得益彰、熠熠生辉的“新路子”;要打造展现岛城魅力的“金色名片”,全方位开展社会教育、学术研讨、研学旅游等活动,架起心灵沟通的“文化桥梁”,让更多海内外人士通过陈履生博物馆群走近扬中、了解扬中、爱上扬中。 开馆仪式上,博物馆群总馆长陈履生介绍馆群试运营等情况;播放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和国际竹藤组织恭贺和贺信视频;出席活动的镇江及我市领导与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等特邀嘉宾共同启动开馆发布仪式。 (季春 吉战顺)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479407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3448133 本月:5124008 今天:1439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