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童声嘹亮》亲子阅读分享会举行 下一条:我市部署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执法整治工作
最快24小时内救助到位
临时救助“急诊”通道让“救得快、救得准”真落地
孙薇方超陆春文   2020-07-14

  本报讯“真是没想到,申请材料提交第二天,救助金就发到了我手上,前后才不到24小时!”日前,市民王大爷接过民政工作人员送上门的3000元临时救助金,直呼没想到! 针对以往困难群众“急难型”临时救助时效性不强、手续繁琐、救助水平偏低等问题,市民政局推出“急诊”救助模式,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多措并举畅通救助通道,有效提升了救急解难和兜底保障能力。 实施平台化办理,市民政局在各镇(街、区)全面建立起“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完善受理环节信息共享机制,同时优化简化社会救助工作流程,将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各镇(街、区),对于通过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的相关证明材料,一律取消,真正做到简政便民。 开展网络化管理,在全市各镇(街、区)明确一名救助工作管理员,各村(社区)明确一名救助工作信息员,通过巡查走访、信息采集、分类管理,梳理网格内居民的困难状况和实际需求,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完善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建立“急难救助580”微信群,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构建市、镇、村三级救助信息应急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实施救助,真正“救得快、救得准”。 此外,严格控制小额临时救助比例,我市还在各镇(街、区)设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并适当调整市、镇两级临时救助审批额度,同时积极拓展兜底保障新领域,开展低保对象农房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困难家庭大病救助双渠道帮扶等项目,成为“急难型临时救助”的有力补充。 (孙薇 方超 陆春文)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028820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8716040 本月:391915 今天:39191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