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
25岁如花的年纪,市人医护士丁凯玲却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并且已经是慢性肾脏病五期,属于尿毒症晚期了。
多希望是一场噩梦,可现实太残酷
这大半年来,丁凯玲每一日都仿佛活在噩梦中。
去年10月18日,如常上班的她,在爬楼梯时突感浑身乏力,随后她自行测量了血压,竟有一百九十几,她赶紧挂号、拍B超,最终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5期尿毒症。
不敢相信!怎么可能?“我身体一直不错,怎么会一下子就得这个病,还是晚期?”面对这一检查结果,丁凯玲感到不真实,慌了神的她没敢第一时间告诉父母,独自拿着确诊单偷偷哭了许久,几个小时后她才通过微信告诉了妈妈。
当时正上着夜班的滕红涛,看到女儿发来的信息,整个人都懵了,立即联系丈夫带着女儿上镇江检查,他们多希望检查结果会有不同,一切都是虚惊一场就好了。但现实残酷,辗转多地的检查结果都一样,“一般人到这个阶段基本很难扛住了,还好她还年轻,还能抗一抗。”确诊后,医生建议丁凯玲最好能尽早做肾移植手术。
丁凯玲父母第一时间考虑亲属捐赠,但经过检查,丁父身体状况并不符合捐赠标准,而丁母的血型与女儿不同,也没法进行捐赠,这一结果让他们深感无力。
苦尽甘来后,竟是更大的苦
在丁凯玲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前,这个三口之家才从苦日子里开始尝到甜。
丁凯玲父母是普通工人,其父丁启根身体一直不太好,曾患过急性肾炎、中过风,常年需要吃药,这些年来丁凯玲母亲则是一边打临工一边照顾家里,日子苦归苦,但夫妻俩省吃俭用、勤劳工作,也顺利将女儿供到了大学,女儿在2016年8月如愿成为了市人医的一名护士。
此后,家中情况逐渐有了好转,去年考虑到女儿成家事宜,丁凯玲父母将多年积蓄取出,并借了十几万对家中唯一的老屋进行了装修,盼着女儿能按计划风风光光出嫁,谁知苦尽甘来后,竟是更大的苦。
丁凯玲生病后,母亲滕红涛歇在家照顾她,父亲丁启根虽依旧在厂里上班,但今年受大环境影响,一个月上不了几天班,基本没了收入,由于肾移植手术需要50多万,术后也将终身服用医保无法报销的抗排异药物,种种费用实在是让这一家人难以负担。
“目前所用的钱,都是之前通过各种渠道筹来的钱。”今年4月份,实在无他法可寻的丁凯玲父母,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发起水滴筹救助项目,加之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亲友借款等,他们已筹款近30万元,但距离高昂的手术费用,还有不小的差距。
期盼点滴爱心,给她生的希望
自从丁凯玲生病后,这一家三口的日子似乎每天都处于“战斗”状态。
如今,丁凯玲每天要做4次腹透,并服用大量药物维持身体健康,而她的饮食也只限于米饭和无盐无油的冬瓜、南瓜、西蓝花、大白菜,每次治疗都要忍受着翻江倒海的呕吐和头痛等副作用。
身心备受折磨的丁凯玲在短短数月间瘦了30斤,“以前想减肥没减下来,没想到以这种方式瘦了。”说起女儿的状态,滕红涛数次哽咽。
看着女儿受苦,父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能救女儿、尽早筹到手术费用,这段时间他们是跑遍了市内市外,带着女儿奔波于常州、南京甚至湖南等地,寻找一切可能帮助女儿减缓病情的方式,但多是无功而返。
“在等到合适的肾源前,也没有其他办法。”滕红涛告诉小编,一方面很怕没有适合的肾源,另一方面也怕等到了肾源,手术费却还没有筹齐。
在此,希望大家能够帮帮这个家庭,哪怕点滴之力,也能成为25岁丁凯玲活下去的希望。
□ 自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