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四抓四提升”搭建优质服务平台 |
创建“十佳优质服务科室” 科技在行动 |
|
2020-06-15 |
|
今年来,市科技局高新技术科以争创市级机关“十佳优质服务科室”为目标,聚焦服务短板,聚焦企业发展,聚焦群众关切,以“四抓四提升”举措为主线,以高新“益+益”服务品牌建设为重点,突出服务能力、服务制度、服务载体建设,切实以高质量服务让企业感觉有“新变化”,让群众体验有“获得感”,让高新形象有“回头率”。
抓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本领
建立高新技术科能力建设“三项制度”,以制度强管理,以规范促提升,切实练就高新服务“看家本领”。
常态学习制度。制定月度学习计划,每月一专题,通过专家讲学、集中研学、现场观摩、服务实操、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不断深化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学习。科室成员自定主题,全年至少撰写1篇学习心得体会。
目标责任制度。结合局党组中心工作和高质量考核指标,细化责任分工,量化工作目标,并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有效增强科室成员岗位责任感,确保全年目标任务有序完成。
考核激励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内部考评会,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年底,综合全年任务完成情况和服务对象评议情况,对完成个人目标任务较好的科室成员优先推荐参与局机关评先评优,对未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直接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抓先锋示范提升服务合力
开展“三公开三争当”活动,发挥科室成员主体作用,携手聚力科技系统开门强服务,硬核改作风。
公开职责,争当效能先锋。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完善职责界定,梳理服务流程,严格“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主体制度,并通过《科技动态》、扬中日报、微信平台等公开公示。
公开身份,争当岗位先锋。印制工作卡,推行工作人员上班期间挂牌上岗;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科室岗位分工职责上墙,带动全局人员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切实提升为民服务层次和水平。
公开承诺,争当服务先锋。开展阳光高新“我服务我承诺”活动,科室和成员结合工作职能和特长,制定服务承诺,并公开亮诺晒诺,自觉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结合季度考评,积极推进服务践诺督诺工作,通过领导点评、个人谈心谈话等形式,督促成员积极履诺。
抓减负增效提升服务质效
出便民高效,结合高新技术科科室重点工作,进一步梳理优化项目管理、高企申报、科技金融等业务办事流程,至少精简或减少1项业务环节或流程,切实让广大企业“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
拓宽企业“零距离”咨询渠道,印制高新服务联系卡,设立企业诉求实时服务专线,24小时“在线咨询”,确保第一时间为企业解疑答惑、到岗服务。
开通服务“直通车”,积极探索节假日“预约服务”、八小时以外“延时服务”、重点企业“上门服务”、重大项目“代办服务”等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放大工作效应。
抓载体创新提升服务品牌
以群众满意为宗旨,以高质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科技条线整体联动效应,积极打造“高新‘益+益’”服务品牌,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方式,树立品牌效应。
突出“益企”重点,给服务增温度。立足企业实际,聚焦问题短板,通过益企学、益企行、益企秀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解读、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科技(人才)项目“私人订制”、金融服务对接上门等服务,力求以多一度的热情,赢得多一度的满意。
放大“益民”内涵,给服务拓广度。积极参与“小火炬”科技志愿服务,牵头“小火炬进‘社区’”系列活动,深入以众创空间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体的众创社区助力创新创业;广泛参与“小火炬”进企业结对共建、“小火炬”进校园科普宣传等活动,真正将科技创新公益服务送到“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