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2019年度扬中十大教育新事 |
美育获多家中央级媒体点赞(入选镇江十大教育新事) |
|
社区 2020-05-05 |
|
2019年4月,教育部“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走进扬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13家主流媒体多角度聚焦扬中市美育改革发展中呈现的新亮点、新做法、新经验。我市美育教学注重城乡优质均衡发展,各校按照“1+X”特色发展思路,培育出面塑、草编、剪纸等近20个艺术特色项目;深化艺术课程改革,全市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40余门,艺术社团265个,先后组织艺术展演、文艺汇演、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品牌艺术活动30场;坚持教育资源有效整合,高标准建成民乐坊等主题场馆10余个,一校建成,多校辐射;积极争取校外民间艺术团体、外市高水平艺术专家定期指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外艺术实践活动,创新推出“艺术教育进社区”等活动;与德国、美国、荷兰、丹麦、挪威等学校师生及艺术团开展艺术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艺术视野。
我市全面启动家校共育工作
2019年,我市“落地式”家长学校试点校从1所扩展到19所,覆盖幼儿园至高中全学段;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共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初步形成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培养首批家校共育核心教师团队,组织家庭教育入区培训,组建家校共育教研团队,探索、实践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采取 “互联网+”、互动合作式等家庭教育指导模式,营造贯穿全年、覆盖全域的家庭教育服务网络,市家长学校总校讲师团多次入校入村入企进行宣讲。
我市聚焦课程改革 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9年,我市围绕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改革上不断推进。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实施 “学养课堂”建设方案,实现课堂提质增效,高考成绩在镇江市持续保持领先位次,该校学生姚星旭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荣誉称号并进入清华大学深造。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持续开展“校长有约”阅读活动,由校长引领,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阅读,相互激励成长。兴隆中心小学红领巾寻访活动案例视频项目——《探访“绿色能源岛”》荣获2019年江苏省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活动辅导技能展示项目特等奖。
“我要成长”引领研训新模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新风采
2019年,我市教育系统以“我要成长”系列活动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全市教师队伍中获国家级三等奖1人次,省级一等奖16人次,二等奖9人次,镇江市级一等奖41人次,二等奖30人次。外国中学教育集团举行 “相约星期三——青年教师发展论坛”活动,有效推动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成功申报2019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长旺中心小学《全面创享,快乐成长》项目案例在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案例评比中获二等奖;三跃中心小学教师徐源荣入选国家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全省仅6人,镇江唯一)。
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创新篇
2019年,我市学前教育以省“区域整体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为契机,积极探索区域特色的课程游戏化建设模式。优化学前教育专兼职教研责任片区制度,深入推动“教科研训”深度融合,采用4个“1”研训模式,全市22所幼儿园分为4个研究片区,由1-2名省级专家、1名扬中市级学前领衔人、1名兼职研训员组成“领衔团队”,围绕“满足儿童需要的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优化”的区域主题项目,分四个子主题研究,打造高品质幼儿园集群化办学。实验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被列为江苏省“十三五”第四批精品课题培育对象。
我市教体融合再结硕果
2019年,我市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因校制宜,优质推进绳毽、乒乓、象棋、曲棍球等学校特色项目,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意志品质,教体融合再结硕果。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中小学获首届亚洲少儿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名;市第二高级中学曲棍球队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冠军;八桥中心小学花绳入选镇江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省扬中专私人订制 携手云南学生共成长
2019年,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招收云南省普洱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职教育。学校为所有云南学生免学费、住宿费,无偿提供生活用品,特开云南餐饮窗口。所有学生享受江苏省助学金补助,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全体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同吃同住,一起过传统佳节。天气转冷,学校开展暖冬行动,帮助募捐冬衣。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游学,感受扬中风土人情,为毕业后尽快适应东部地区就业生活做好铺垫。
扬中市生命安全体验馆落户第一中学
扬中市首家体验式“生命安全”主题教育中心——扬中市生命安全体验馆于2019年5月在第一中学建成。本馆包括敬畏生命主题展区、家庭安全主题展区、心理健康主题展区等9个主题展区。场馆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旨,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科技性为一体,使学生通过互动体验、实践操作、经验分享等环节,在体验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各种灾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世界自然基金会改造兴隆中学照明系统
2019年3月,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对兴隆中学进行实地考察,项目组发现兴隆中学的教室照明环境有待改善,在制定详细照明系统改造方案后,于2019年8月2日开始对兴隆中学部分班级进行照明系统改造。该项目直接投资共五万余元,通过选择高能效、高质量的照明产品,实现教室课桌面照度和舒适性的照明提升。同时,保证了无眩光、无频闪、无蓝光危害。在辅以专业的照明设计,教室整体光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健康、舒适的学习照明环境,保护了他们的视力。此外,WWF还对两间教室的空调系统进行了设备替换升级,已达到教室节能减排效果的最大化提升。
我市成立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金
2019年4月11日,我市在八桥中学召开校园慈善文化教育现场观摩暨推进会,成立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金。成立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金,旨在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推动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工作。该基金共筹募200万元创始资金(镇江市、扬中市慈善总会,镇江市、扬中市教育局各筹资50万元),构建起以政府财政资助为主渠道、慈善基金为补充、社会各界参与的贫困学生助学体系。
新坝成教送教进村,科教惠农
2019年,新坝成人教育中心校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 “科教惠农村组行”这一平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联合市镇农业、科协部门和镇卫生院、中小学校等单位,将科教知识送到老百姓农田边、果园中、家门口。全年共开展活动8次,分别走进8个村(社区),内容涉及农业实用技术、养生保健知识、家庭亲子教育、国家政策宣讲等方面,直接服务群众近600人,进一步放大“科教惠农村组行”的品牌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