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菜篮子里的河豚产业链 |
——内需拉动下的群众需求侧系列报道之三 |
|
杨蝶飞 2020-04-22 |
|
清晨,家住友好村的王大妈早上5点就起床,去自家院子后面的竹林里挖了几十斤又白又嫩的竹笋,赶到了博联农贸市场。早晨的市场,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都说本地的家笋最鲜,果不其然,板凳还未坐热,竹笋就被顾客抢购一空。“他们都说,本地的笋子买回去烧河豚最好不过了。”王大妈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在市场内的黄克龙河豚公司了解到,今年3月5号开始进入河豚销售旺季,并且将一直持续到五一前后,清明小长假是销售高峰期。“3月刚开始一斤卖4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50~80元不等,品质好的每斤能卖到100多元。”黄克龙告诉记者,他店里平均每天能卖出河豚2000斤,其中有1000斤都是销往外地,仅清明节当天就卖出5000斤河豚,每天还要加工河豚300多条。“整个博联市场一天至少有3辆水产车运进来,每天不低于20000斤的河豚销出去。”黄克龙估算道。
火爆的河豚市场自然也拉动了“菜篮子”供应升级,河蚌、竹笋、秧草、茼蒿、茭白等烧河豚的“经典拍档”也卖得火热。记者从卖河蚌的黄老板处了解到,河蚌随着气温升高已逐渐下市,清明之前是销售的旺季,每斤6元左右,每天可卖到200~300斤,顾客基本都是买来做河豚配菜的,一买就是十来斤。
来到蔬菜区,竹笋、秧草、茼蒿等新鲜时蔬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这是本地家笋,4元一斤,剥出来的肉是青色的,旁边这是溧阳笋,比家笋便宜一块钱,剥出来是白色的,时间放久了发苦。”商贩钱老板向记者介绍道,扬中人很爱吃笋,买回去烧五花肉、烧河蚌、炒韭菜都是大伙儿共同的选择,但这个时节还是搭配河豚吃的居多。“3月开始竹笋和河豚同步进入旺季,7元一斤左右的价格,每天可卖到500斤,大多是饭店和河豚加工店来批发。”钱老板介绍,相较于竹笋,买秧草、茼蒿等蔬菜回去烧河豚的人比以往要少,拿秧草来说,若不及时品尝容易发黄,影响口感。不过即便是这样,清明节期间也出现秧草 “一斤难求”的现象,“无花秧草7块钱一斤,清明假期顾客想买都买不到,只能买点有花的老秧草回去腌咸秧草。”
丰富 “菜篮子”,配好 “盘中餐”。顾客买河豚时也会顺带 “捎上”两斤竹笋或是一斤秧草、一斤茼蒿,拉动内需的同时,也丰富了百姓的 “菜篮子”,充实了菜农的“钱袋子”,让这条具有河豚特色的“产业链”从田头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杨蝶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