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以网格为平台,变管理为服务—— |
联盟村:红色引领振乡村 |
|
周宸竹 徐琳 2020-04-20 |
|
引领乡村振兴,提升乡风文明。连日来,新坝镇联盟村各党小组,化身“红色力量”,将责任落实创新延伸至人居环境治理的每一处,使乡村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通过“党小组”惠及家家户户。
一句“拆”成了最感人的遗言
多年前在农村,不少村民会利用房前屋后的自留地,搭建一些房屋用于自住、出租或饲养家禽。联盟村内,这种违建现象同样存在,8组老圩埭的老陶家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近日,老陶家主动向村里提出要拆除违建,细问缘由,这竟是陶老的临终遗言。
原来,联盟村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后,陶老所在的片区应拆未拆、残墙断壁现象严重,成了整治“重点区”,因历史遗留原因,拆迁中群众矛盾纠纷较多,工作很难推进。
“身为一名退休干部,关键时刻就该带头。”“你看,这一处不拆,其他工作怎么开展呢?”……为劝说陶老拆违,联盟村8组老圩埭片区党小组组长郭道勤带领组内党员反复上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以行动感化了陶老一家。
随着老陶家带头拆违,8组老圩埭上的其他村民也纷纷表态,愿意配合村内开展拆违工作,人居环境整治顺利推进。
堵了多年的“2米通道”通了
在联盟村13组老圩埭上有一条2米通道,虽不长却寄托着村民们的期盼。
怎么回事?原来,这条小路虽短,但若能打通,便可极大地方便村民出行,但户主周某却始终不同意。
“这条通道归集体所有,周某的左邻右舍大多已搬迁,村民之间就产生了纠纷,矛盾升级就成了多年的意气之争。”村民反映说。
如何解决?联盟村党小组再次上阵,村13组老圩埭片区组长郭克强和组内党员们一起积极走访,发动知情人士和群众代表指证“2米通道”是占用集体土地所造,并努力劝说各方,化解矛盾纠纷,终将“此案”了结,“2米通道”也真正通了。
打通的是路,连接的是心。借助人居环境整治,联盟村两委决定将通道及周边环境一并整治,出资出力为群众打造一个洁净美丽的家园。
30多年的“风水桥”被拆除了
联盟村天后宫片区,通往村委会大道的一侧河道上,有一座简陋破旧的木板桥,在村民张某心里,这是安在家门口30多年的宝贝“风水桥”。
“这是座危桥,安全隐患随时爆发,而且十分影响村容村貌,但张某不肯拆。思来想去,我们向张某所在小组的组长求助,找到了他本人和他的子女,做了大量的讲解劝说工作后,他才肯松口。”联盟村天后宫片区党小组成员朱平义、王明照说。
朱平义、王明照两人已70多岁,为了劝说张某拆桥,两位老党员日日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们最后同意拆,是被村干部、老党员的诚心打动的。”张某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老党员们,前前后后到我家十几次,做了好多思想工作,再坚硬的心也被他们融化了。”
“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如今,联盟村内每一个党小组都在聚焦百姓“痛点”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一幅党建领航、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该村徐徐展开。□ 周宸竹 徐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