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居民点小区见不到黄土了 下一条:简 讯
鸣凤村“变废为宝”,用竹子编织篱笆墙,为环境增色——
竹篱笆围出美丽乡村好风光
说道。   2020-04-16

   “孩子放假回来,一到家就跟我说现在咱们鸣凤村的环境可真是大变样,一点也不比城里差。”15日,家住鸣凤村二组的村民蔡兰美一边给庭院里的花草浇着水,一边跟记者说道。 如今,走在鸣凤村内,记者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和风景各异的农家小院,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道路边、庭院内的各式竹篱笆。 是谁将竹园里的竹子“种”到了路边呢?原来自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如何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村内环境卫生成了鸣凤村各党小组热议的话题。“我们鸣凤村共46个村民小组,村内竹林较多,竹子是扬中的特色,也是绿色生态环保的象征,我们觉得何不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将竹子改制成竹篱笆。”鸣凤村党委书记陈兴云表示,竹篱笆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但能利用废旧的竹子,还比较牢固,至少能用上3~5年。随即,一场“竹篱笆”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就此展开。 说到建设美丽家园,村民们热情高涨,除了村里请来的两位老手艺人,大家也都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正是竹子疯长的时候,原本就需要砍掉一些竹子给新竹笋腾地方的。”家住中长线路边的村民张伯民说,以前竹子都是砍掉做柴火用,“说实话堆在屋旁也怪乱的,也想过怎么把竹子利用起来,但是我们毕竟没那个手艺,不够专业。老师傅们除了有村里提供的图纸,还特意去别的村学习了新的样式,现在看这些篱笆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美与韵味。” 平时并不起眼的竹子经过老手艺人们的创意,编织成竹篱笆,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85岁的姚永生老爷爷对自己的篱笆小院很是满意,他不仅配合村里的环境整治,将原本用来停车的位置安上了篱笆,还特意搬了石块放在小院门口 “造景”,“村里要弄竹篱笆的时候我举双手赞成,你看这一道道竹子编织的篱笆墙,多整洁,这边还留了一口缸的位置,可以种上睡莲等植物。” 为了让老百姓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鸣凤村的党员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鸣凤村1组的村民陈耀才在动员大会上就表示作为党员就要以身作则,做好群众的榜样,做村组的领头人。说到做到,他家的菜园里没有一根杂草。由党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带头整治自家家庭居住环境的“我承诺,我带头”活动,则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整洁优美的“小花园”向身边的邻居展现了“乡村美”。 “为了对整治效果进行监督,我们每次检查都会拍下照片,以图片对比这种更直观的形式展示环境整治的效果和进度,找到不足的地方。”陈兴云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整齐干净的村容村貌将成为鸣凤村的“标配”。□朱琳 徐嘉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55857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115376 本月:2791251 今天:24950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