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面子”“里子”一起美 |
经开区内外兼修刷新乡村“美颜值” |
|
2020-04-14 |
|
整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营造出浓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红马甲”、“黄马甲”、老百姓齐齐动手,对村庄环境、房前屋后的脏乱差进行清理……春天里,经开区范围内,一幕幕党群合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场景处处上演,一幅幅内外兼修向“美”前行的画面徐徐展开。
率先垂范带头干
“农村堡垒”强起来
“我是党小组组长,环境整治我带头!”“我是党员,志愿活动算个我!”环境整治中,这样的声音在经开区时时响起。该区党工委打造“六强六好”党建模式,排定849名党员中心户,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方式结对联系群众6975户,党小组党员们亮身份、带头干、扛责任,成为这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主力军。全区1229名党员签订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员示范承诺书》,示范做好自家环境美化。
兴隆社区制作百余套 “党员星级卡”、党员先锋队队服“党员套装”,结合当前环境整治工作,探索推行党员星级考核制度,用老党员陈福才的话说,“现在党员都有了工作牌和工作服,开展群众工作不但有了底气,还多了一份责任。”三跃社区不仅发放“红飘带”党群联系卡,还将党旗插在田间地头,以最直观的方式发挥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表率作用。
“美颜塑形”齐提升
“农村颜值”靓起来
“环境好了,我们看了心里也舒畅。”看着焕然一新小区环境,文博新村住户朱景荣直呼 “真清爽!”他同时表态:“我家的庭院前后我承包了,保证弄干净、弄整洁。党员干部们全员上阵了,我们老百姓也不能落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经开区“区+村+组”三级联动,分工定村干部重心下沉,全部划分到各村网格中参与整治工作。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以点带面”齐推进,突出两个示范点,主要道路两侧重点区域限时到位,各村(社区)科学划分一类、二类、三类标准分类整治到位,每家每户实行一户一档案,摸排反馈,逐一整改到位。
此外,全面开启“美颜塑形”模式,该区还以“清”为基础,开展全民“大扫除”;以“建”为支撑,用小栅栏、小景观、微绿地、文化墙等点缀村庄,并采取每周交流、现场观摩的方式比一比、赛一赛,现场 “阅卷”,集体“打分”,促进整治实效。
内外兼修共发力
“农村风气”美起来
“这些天,小区里总能看到志愿红马甲的身影,他们帮有困难的群众清扫家前屋后环境,从早到晚一直忙个不停。”兴隆新村居民朱招娣告诉记者,看着志愿者们干劲这么足,居民们也都自觉配合对家前屋后的脏乱进行清理整治。
清理垃圾、铲除顽疾,在经开区环境整治一线,志愿红马甲的身影时常可见,这些活跃在基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身体力行参加到整治工作中,不仅美了环境,更美了风气。
记者了解到,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经开区还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村规民约修订、移风易俗宣教等形式,积极营造文明乡风。兴城村通过开展“清洁庭院”评比,引导村民主动改、自觉治;三跃社区把家风家训作为重点文化元素进行延伸打造;福源村深度挖掘“孝文化”,把“孝和”融入乡村治理,让村庄“面子”“里子”一起美……“内外兼修”开展环境整治,如今的经开区,农村风气也跟着环境一起美了起来。 □孙薇 扬经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