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由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省队和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共同接管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二舱,迎来迄今为止人数规模最大的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首次实现单日出院人数破百,达113人。
方舱医院被称“生命之舱”。驻守在这里的“江苏军团”倾心砥砺,奋力拼搏,以赤诚之心和精湛之技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领队、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二舱院长葛宁海说,二舱自2月13日开始收治病人至今,累计治愈出院患者296名。以“过硬战果”展现战疫必胜的“江苏力量”。
“联合军团”升级“专业部队”
2月9日晚,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省队的302名队员抵达武汉。队员中的300名医护人员来自于省内10个设区市的85家医院,绝大部分未从事过传染病诊治工作。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这支规模庞大的“联合军团”必须尽快升级“专业部队”。
“怎样做好个人防护、感控、诊治等培训,迅速形成整体战斗力,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葛宁海说,医疗队迅速建立行政、专业和党组织架构,“行政组成立队部、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专业组成立医疗组、护理组、感控组,党组织成立临时党总支,下设10个党支部。这样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凝聚形成了战斗力。”
作为省队唯一经历过多次重大传染病救治的专家,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二舱副院长、南京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杨永峰主动承担了培训任务,每天都培训到晚上10点。“经过整整三天的培训,所有队员通过了小组考核,具备了所需要的个人防护和诊治能力。”杨永峰说。
2月14日凌晨第一天4个班次,共有80多位医护人员作为首批队员进舱。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内科护理护师冯丹丹也是其中之一。出舱后,她仍在舱外指导后面进舱的队友,提醒戴眼镜的队员可以用洗洁精涂抹眼镜,防止起雾,以及随时注意防护服胶贴松散等细节。
每天上班进方舱医院前,医疗队员们都要先过第一道“关卡”。“方舱医院运行期间处处要把关,所有医护人员在入舱前,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穿戴三层防护服等操作。”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内科危重症主管护师王金荣作为感控组组员一直坚守在舱外,“检查在入舱前大家穿得是否到位,出舱时脱得是否规范,时刻关注舱门是否及时关闭,流程的修订,进舱检查垃圾处理,进舱多点进行空气、物表的采样检查,哪一点都不能马虎。”
“流程再造”备战“满舱运行”
2月13日,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转到武汉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与第五批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省队“会师”,这是开舱前的关键时刻。
“凭借一周前建设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经验,我们只用了不到24小时,就成功筹建好方舱医院并开始收治病人。”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主任医师左祥荣自豪地说,刚接手筹建工作时,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仅完成床位设置,还有病房建立、制度建设和院感防护等很多工作未完成,时间十分紧迫。“医学救援队37人按照事先分配好的任务,针对医疗、护理、院感等问题,按专业专人负责的形式,确保场馆改建达到传染病防控和诊治要求。”
“2月13日白天,在准备方舱医院运行所需各项物资、制度和流程的同时,300名医护队员分10批进行了空舱模拟。”杨永峰说,通过空舱模拟,对医护出入隔离病区流程、防护装备穿脱、病人入院出院流程、电子病历及信息系统使用、突发应急预案等进行了演习,使全体队员们快速进入临战状态。
仅仅两天时间,二舱就收治了接近600名患者,满舱运行。
左祥荣说,为了加快患者出院速率,“江苏队”的方舱医院内还优化了出院患者筛查标准、制定了完整的出院患者复查核酸、胸部CT流程制度,再加上移动CT组装后放射科队员加班加点三天做完所有患者CT检查,临床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检测结果拟定出院患者名单,护理组成员加强患者出院宣教等,“整个团队高效、有序地推进了患者出院整体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