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市人武部党委(扩大)会议召开 下一条:我市3个乡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奋进新时代
——2019年度全市突出贡献企业发展综述
  2020-01-21
2019,扬中还是那个扬中。 成洲千年、建县百年的江中岛城,“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稳居第23位,工程电气岛、绿色能源岛声名远扬。 2019,扬中不再是那个扬中。 站在长三角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等机遇叠加和大环境波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风口浪尖,拼搏实干,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再怎么变,唯有推动向好的力量始终不变:一个个企业家坚守实业、精做主业;一家家企业积蓄力量、集聚能量,与时代共进,以突出的贡献力,推动“强富美高”新扬中跃上新台阶。曙光破晓这一年,追赶更优的脚步不停 2019年的夏天,苏惠乳胶明显感到中美贸易摩擦席卷的“热浪”:半年下来,公司完成出口销售603万美元,同比下降5.3%。数据面前,系列乳胶手套连续25年出口美国、从不为市场犯愁的企业坐不住了。 公司副总经理王炎透露:在“新、奇、特”产品上下功夫,并且“看”得更远——参加境外展会,强化自主品牌的销售,开拓从未涉足的海外新市场。 思路一转天地宽。每周有近4个集装箱、100多个规格型号的乳胶手套运出工厂。夏初之际,企业来自美国市场的订单排到了深秋。 不畏难是扬中人骨子里流淌的倔强。以新时代“四千四万”精神为指引,勇毅果敢的扬中企业家,以积极应对的姿态直面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 受宏观经济“三期叠加”影响,加之,原材料价格、劳动力、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在经济下行的“变”量因素不断积累的大环境下,“太平洲”能否平稳度过,再续稳进发展的传奇,每一个扬中人都渴望答案。 答案并非坐等即有。深耕行业、精耕客户,企业用实际行动迎接破晓的曙光。 过去一年,我们可喜地看到,银佳集团、海纬集团、德利纺织、三星科技等一批企业“重整旗鼓”,以审时度势的战略调整、专注专长的强项经营,实现了“老牌并不等于过气”的强势崛起。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创二代”在我市工业经济的舞台上大展拳脚。不到两年的时间,江苏亿阀产值翻了一番,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成为一颗闪亮的新星。 世上没有永远的胜者,只要敢拼就是“强者”。 跳出工程电器、新能源、装备制造的圈子,更多的企业家迈进新战场,在家用纺织、新材料、商贸、物流、金融等领域默默耕耘,收获累累硕果。 同时,以安华电气为代表的一批六十强企业不甘示弱,如“源头活水”不断涌入,晋级未来扬中经济的 “后备军”。 (下转2版)静水深流这一年,发展更绿的捷报频传 2019年10月16日,我市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绿色能源发展大会,绿色发展的“扬中样板”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 在这个“绿色能源岛”上,致力共享“阳光收益”渔光一体、风光互补等绿色能源应用案例可圈可点;与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开展政产学研合作,节能、低碳等前沿技术抢先落地;环太、仁德、太阳、尚昆“龙头”劲舞,光伏产业链条覆盖从硅料提纯到集成应用的全环节…… 不仅仅是绿色能源的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节能降耗为主流的悄然发力,为我市企业镶上鲜明的“绿”底色,扬中提档转型也因此有了更足的底气。 工程电气,扬中经济最老牌的支柱产业,大小企业遍布全市各地。一台车床、三两工人、手抬肩扛的落后生产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制造”转向“智造”、“单打独斗”转向“跨界融合”的脱胎换骨。 进入收官全年的寒冬腊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穿透冰雪,从千里之外的北京传出来:大全集团再次荣获国家大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在创新中不断颠覆、不断超越,近年来,大全不止一次地将顶级“国字号”荣誉收入囊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无不见证了企业在“智能制造”路上的加速奔跑。 一人领跑,万人紧随,绘就了一条条高歌猛进的发展曲线。 急流勇进。威腾创成2019年省示范智能车间;江苏亿阀、大全默勒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产品企业;天舜材料集团(森林建筑)入选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向荣集团创成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仁德新能源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 激流勇退。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对高耗能、高污染说“不”,全年“三十强”企业用电量较去年平均降低15.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达到10.8%。 扬中绿色发展的“含绿量”究竟有多高?2019年,我市荣登“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榜”第7位,由此可见一斑。 数据最有说服力:一年来,全市825家用地3亩及以上工业企业纳入镇江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参评企业总占地面积1.8万亩,亩均税收13.12万元/亩,亩均税收、亩均销售、单位能耗税收等指标均列镇江各辖市区前列。风向引领这一年,冲击更高的记录抢眼 2019年,注定不同以往。 这一年,市委第一次提出“3+X”产业体系渐进式重构的发展战略;也是这一年,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抬升了我市产业发展的新高度,也抢占了产业高峰的新未来。大全集团全年纳税销售61.5亿元,同比增长7.45%,超过全市平均增幅3个百分点;入库税收突破3亿元,达到3.1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我市项目建设的一号工程,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进展有序,一年来,长城汽车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精工汽车扬中产业园相继开工建设,我市汽车零部件“核心之城”由此开启; 以导入 “N个云应用”为主体,一年来,构建数据、大数据管理两大中心,“数字香江”驶入发展快车道,全年在扬申报销售额首次突破20亿大关,比2018年净增9亿元,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最大增长点; “一对一”现场办公,新韩通重工造船总部项目成功落户。三处基地合一的“大块头”全部建成后,年造船能力将达到400万载重吨,是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产业产能的4倍,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的低额占比将被彻底刷新。 …… 向着更高冲刺。一边播种,一边收获,全市工业经济亮出了沉甸甸的年度成绩单—— 总量规模更大。全年“三十强”企业实现申报销售总额306.57亿元,比2018年度“三十强”增长4.1%;完成税收合计12.10亿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6亿元。户均销售额10.2亿元,是我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7.3倍。“三十强”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10亿元的企业9家,超20亿元的企业3家; 主体地位更稳。2019年度“三十强”企业销售额占全市工业经济销售额比重达46.9%;排名前60名企业合计销售额占全市工业经济份额超过“半壁江山”,达到56.1%; 社会贡献突出。市“三十强”企业实现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18.7%;共吸纳扬中社会劳动力2.2万人,在职职工人均劳动报酬收入7.35万元,高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10.8%,富民增收的基础不断夯实。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四千四万”的执着是他们共同的印记;“核心支撑”的引领是他们不变的力量。用坚守诠释责任,用担当与时代共进——突出贡献企业——为他们点赞!向他们致敬!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一轮的赛跑。尽管发展的压力仍在,但身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未来“希望更比困难大”。聚焦产业强市,聚力实干兴市,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守信念、踏浪前行——突出贡献企业——为他们加油!为他们鼓劲!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35075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834713 本月:1510588 今天:19091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