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新坝立新商会正式亮相 下一条:简 讯
“农技服务+”模式护航现代农业生产
经开区:“农保姆”助力农业“搭快车”
孙薇顾莉   2020-01-20

  本报讯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经开区旺莲家庭农场,尽管此时的田间地头寒风萧瑟,但农场里数十座草莓大棚里,却是一片温暖如春、生机勃勃的景象:绿的叶、白的花、黄的蕊、红的果,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 “春日”美图。 在其中一座大棚里,经开区农服中心的 “农业技术保姆”们正与种植户赵宝莲一道,分别在大棚内不同的几个方位,各采集了一些草莓样品装进采摘篮,随即来到不远处的大棚看护房,操作智能数码型农药残留检测仪,现场进行农残检测。 “每颗样品取2克进行化验,主要抽检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一边手把手指导赵宝莲拿小刀切下样品草莓表皮,放进容器中进行取样,经开区农服中心主任严伟一边向记者介绍,这台检测仪是区农服中心免费赠送给种植户的“礼物”,为的就是督促他们开展有机种植,并通过科技手段实时掌握产品的品质。自然成熟,加上无公害种植口感、甜度都十分合顾客的胃口,如今,农场的草莓畅销市场,供不应求。 培养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保姆”队伍,帮农民强技术、解难题、拓市场,为农业插上高效的翅膀,是经开区农服中心的工作宗旨。近年来,该区农技人员紧扣发展生态农业、培训新型农民这两项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农技下乡服务活动,不断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与赵宝莲一样,农民杨俊也收到了该区农服中心的一份“大礼”。日前,经开区农服中心工作人员又一次来到他的稻虾共作基地,为他送去了一份权威机构出示的检测报告,一连串的检测数据,为基地产出的“稻虾共作”大米落下了“农药零残留、米质优良”的“实锤”。 “从去年初基地筹建到现在,区里的农技人员隔三差五就会过来进行技术指导,不仅如此,还在农业物资上给与了我很大的帮助。”杨俊说,如今,基地已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并成功实现了“一田双收”。 推广水稻机插秧、水稻良种改良等实用先进技术,建成三个绿色高产创建示范片;在全区实施农田轮作休耕1440亩,通过镇江、扬中两级考核验收;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指导虾满塘家庭农场、森羽家庭农场等5家单位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应用示范单位……不断创新农技服务方式方法,通过“农资+技术+服务”配套,如今,经开区正逐步建立起运转协调、服务到位、农民信赖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助力全区农业搭上现代化快车。 (孙薇 顾莉)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050235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8944312 本月:620187 今天:120740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