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强国复兴有我
看扬中
微扬中-微服务
改革开放40年
扬中公益广告素材库
快报文章
2018河豚美食节
专栏专题
扬中县志
本地专栏
十九大报告学习问答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专栏
本地专栏  
上一条:一名企业家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下一条:扬鞭奋起拓新途
以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市民生保障专题培训班调研成果节选专栏
城中村   2019-12-30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扬中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促进扬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全市民生保障专题培训班共62名学员结合培训内容和工作实际,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主题,认真开展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文章,现选取8篇文章,以供参阅。 坚持民生为先 务实推进巡察工作 蒋 勇 市委巡察组副组长 巡察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民生为先;把握宏观,突出重点”理念,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提高巡察站位,关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将民生问题作为巡察监督的着力点,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进情况,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巡察过程中,做到走村串户,直面了解问题,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所忧所虑、安危冷暖,积极回应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改进巡察方式,提高巡察工作质效。通过个别访谈、现场走访、组织座谈、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综合运用“听、看、谈、核”等手段,对各种客观现象综合研判,确保把问题查深查透、查准查实。督促巡察整改,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驾护航。坚持抓整改与抓民生紧密结合,用好“四种形态”,加强民生保障、强化民生监督,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更好地保障和改进民生。 民意引领警务 警务保障民生 姜 文 市公安局油坊派出所政治教导员 “稳定是民生之盾”,油坊派出所积极普法,规范执法,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严格执行办案标准,强化责任落实,不推诿扯皮,力争实现“少投诉、不投诉”。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重点案件、问题、地区,深化专项治理、深挖彻查,辅以民营企业执法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集中攻坚等行动,确保辖区治安稳定。转变工作态度,换位思考,让群众少跑腿、少作难,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好网格长、网格长助理、治安志愿者的作用,做好人口管理基础工作;推进窗口规范化建设,开展送证上门等便民服务;采取错时工作制、弹性工作制,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进行入户调查,服务群众。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做群众的贴心人,努力融洽警民关系。动态调整巡防时段和路段,加大高发时段、路段巡防警力和巡防密度;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将警务室建成落脚点、信息点、执勤点、服务点、工作点,加强警民共建,形成社会治安警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立足“四个突出” 做好民生保障 陆学龙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西来分局分局长 市场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定职责使命,强化服务担当。突出务实便民,深化改革增效率。继续深化 “放管服”“证照分离”“3550”改革,建立完善三位一体登记模式;全面推进“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构建社会共治体系;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推行“一站式”服务。突出发展为民,围绕重点求落实。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找准辖区内企业需求,开展标准化培训、企业质量提升、QC小组成果交流等活动;加大对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粮油、药品、农产品的检验批次,保障民生安全。突出产业利民,服务大局求作为。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扎实开展“双进双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证照办理、标准信息、质量提升等全方位服务。突出质量惠民,保障民生不懈怠。健全新型监管新机制,紧盯食品药品、保健食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守食品、药械、特种设备“三条底线”,保障人民生活高水平。 加强民生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 刘志祥 市公安局西来桥派出所政治教导员 公安机关要时时刻刻以人民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执法为了人民,执法依靠人民,坚决杜绝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充分依靠群众才能获得侦查破案线索,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如西来桥派出所开辟办证“绿色通道”,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创新为民服务措施,受到基层群众欢迎。严格执法力度。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公安机关既要有菩萨心肠也要有霹雳手段。公安民警既要自身遵纪守法,在执法和履职中坚决杜绝因私废公,又要从严、从重、从快打击违法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创新服务模式。公安民警要加强和创新便民利民措施,在履行巡防、办证、出警、救助等职责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树立民生意识是前提,坚持群众路线是途径,转变工作职能是方法,建立长效机制是保障,唯有这四方面形成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 郭玉生 市商业(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通达商厦不断丰富品牌结构,提升服务内涵,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特制订通达“三步走”发展战略。依托通达平台,改造扩张转型升级。推进中远工程,通过联合经营模式,引进餐饮、早教、儿童游乐场等企业,做强婴幼门类经营;谋划五交化大楼,解决停车场车位不足问题;引进地方文化、时尚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经营商店深度融合,打造通达特色文化传播中心。依托通达品牌,跳出扬中连锁发展。放眼扬中以外市场,探索连锁经营道路;谋划改组金湖家和国际家居广场,增加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打造综合性大型现代百货商场。寻求战略合作,积极谋划东拓工程。拆迁改造通达商厦东面住宅楼,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围绕时尚、文化、家庭、科技、美食等主题,配套休闲设施,打造城市文化传播中心、家庭娱乐体验中心、城市生活休闲中心、儿童教育集散中心,使新通达升级为情景主题式美好生活共享中心。 强基础抓举措优服务书写“健康扬中”新篇章 蒋纪祥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市人民医院始终坚持让百姓生活更美好的奋进目标,秉持医者初心,提升服务能力,在保障群众健康道路上砥砺前行。统一思想,领导力量再加强。加强组织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专门班子具体抓;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推广我院各项便民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做到“一分布置,九分落实”。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再给力。做好上联引智工作,扩大与城市三级医院协作范围,新增胃外科、甲状腺外科专家工作站;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做好八桥分院、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分院的建设管理,推进分级诊疗;构建专科建设体系,整合专科力量,打造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做好服务,特色工作再创新。开展“零投诉”“少跑一次”活动,通过培训、教育、监督、考核,促进服务提质、制度提效、队伍提素、形象提升;推动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实现“智慧医疗”;拓展社会服务,开展消化道癌肺癌早诊早治、“健康进校园”、“居家护理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切实保障群众健康。 锐意攻坚 担当作为 高质量打赢治水攻坚战 耿志红 水务集团纪检组长 “五水联治”行动开展以来,水务集团全力推进明珠湾等66个截污泵坑建设,系统开展城西、建设、城东、城北、城南片区及城区企事业单位、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各项治水任务加速推进,“全城治水”氛围日益浓厚。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提速抓进度。在解决群众矛盾上找准定位、做足“功课”,把群众矛盾的“负效应”转化成推进工作的正能量;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通过代表议案、政协提案等方式协调解决问题;在施工单位管理上动真碰硬、奖罚分明,为工程施工提供便利、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提标抓质量。着力把好设计、材料、施工、验收四道关卡,建立质量管控体系。坚持结果导向,全面提效抓攻坚。强化工程现场管控,牢固树立精细管理、争创一流的理念,充分调动现场各方的积极性,管细管深管实管到位。强化纪律要求,坚持按规矩办事,靠制度用权,秉承为扬中人民“治好水、制好水”的初心和使命,为早日完成“五水联治”民生工程而不懈努力。 加快棚改安置房建设 圆百姓“安居梦” 冷松海 市城投公司纪委书记 城投人牢记建设美丽新扬中使命,解放思想,勇挑重担,全力推进西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提高认识,用心服务民生。把服务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民生工程赢得民意;带着感情去做,做到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出谋划策,共同参与民生工程建设。科学谋划,找准问题症结。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作用,精准解决“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人往哪里去、手续怎么办、安置怎么快”五大难题,打牢安置房建设基础。提高站位,勇挑民生重担。抽调工程、招标、法务、财务、土地收储等骨干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工程建设;把棚户区改造与推进城市发展、经济转型、增强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有效解决棚户区老旧面貌;加大与银行对接力度,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积极筹措资金。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49446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985434 本月:1661309 今天:105762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