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一人份”小家电成市场新宠 下一条:流动商贩惹安全隐患
放下什么也放不下拥军情结:
“秀才”为了兵,越干越起劲
  2019-12-08

   推荐人:朱圣福(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老师、长江拥军服务社志愿者) 社会风评:张康伟,完全把拥军当成事业来干,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但仍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于他而言,为最可爱的人忙碌,是此生最有价值的事情。 2日凌晨2点,在金星社区服务大厅西南侧一处不大的办公室里,一盏泛黄的孤灯、一个茶汤深绿的玻璃杯,一部在桌角“嗡嗡”响着的手机,相伴着长江拥军服务社社长张康伟坚守在冷冬夜里。 2点半,儿子又打来了电话。终于进入到文案的结尾,他才拿起了手机。儿子关照,家门口挖了坑维修管道,希望老父亲回家注意安全。儿子的关心电话,张康伟心中明白,是儿子催自己回家的借口。但无奈手上 《致敬老兵》具体实施的文案,就在这两天就要跟自己的社员们“见面”,同时还要上报给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时不等人,他料想着春节前,把这样的一个公益项目就要推出来。 其实,今年56岁的他,早已从单位病退,本应有着惬意的退休生活,但自创办了长江拥军服务社,这样的“熬夜”却成为了家常便饭。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张康伟是个文人,还有着出自《礼记月令》中“泽人”一词的笔名。一个文人怎么跟军队这样的武装单位挂上了钩?自古就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说法,张康伟却跟部队“打得火热”,这样的“逆转”还得从2016年说起。 2016年,张康伟因为眼疾从企业病退,过着“诗茶一味”清悠生活:跟文友们采风、跟茶友们论道,写下的心得感悟经常见报于各级媒体。得益于笔勤,他在小岛文学圈内渐渐有了名气,一家致力传播红色文化的企业找到了他,希望他参加我市红色文化的挖掘工作。参与这样的工作,所给的酬劳不多,但张康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张康伟在一个军人家庭长大,父亲、大哥都是行伍出生,爱国拥军情怀自小耳濡目染。在挖掘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他接触了很多关于军人感人事迹,每听到或者实地采风到,他都会热泪盈眶。“组建一个公益组织,服务当兵的人”——这样的念头在张康伟的心中萌芽了。 组建一个成建制的组织不是一件易事,张康伟面对的是没钱、没人、没办公地点、没有部门挂靠等等难题。这些“软硬件”只能由张康伟一人去跑:没人,把自己的文友、茶友发展成为初建班子成员;没部门挂靠,自己跑民政双拥部门;没办公地点,找自己社区反映困难。有志者事竟成,慢慢地,长江拥军社有了雏形。在人武部、双拥部门、扬中武警中队、金星社区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下,长江拥军社于2017年5月14日成立,成为了镇江唯一也是首家由民政局登记注册并主管的社会拥军组织。 拥军社刚成立,张康伟就铆足了劲:在成立1年多的时间里,该社举办爱国拥军献爱心活动近50次。从张康伟空间日志的字里行间就能看出他每天都是忙碌的。“今天上午很忙很忙,时间特别紧张……早上起来要做一番家务,然后匆匆忙忙去总部办公室……回家就想睡觉,很快睡着了,一直睡到将近四点,很意外,我没有喝酒,就像喝了酒似的沉睡,很少有,也许我真的太累了。”“下午有些疲惫,准备休息半小时,(用手机)定了时。可刚睡下不久,估计5分钟左右,就被电话吵醒,秘书处打来的,要微信制作的照片和文字。唉,起来起来……”单看他日志的标题,也能看出一切:“无法闲”“埋头工作”“快累趴了”“不想动了”“工作没有节假日”“一天做了不少事”……他曾用“陀螺”这个词来比喻自己,用 “每次大活动都要蜕层皮”来形容自己。因为忙,有时他饭都来不及吃,只能“在路边买个烧饼啃啃”;有时事情来不及做,他就揪住在家休息的儿子来帮忙。妻子看他实在是忙得顾不了家,便不顾自己生病还在康复期,亲自上街去买菜。中秋节前,家庭群里为家人聚会一事聊得很欢,他竟没时间参与讨论,更遑论身临聚会现场了,事后他受到兄长们的狠狠“批评”。 由于他一门心思扑在服务社上,赖以养家糊口的生意也受到 “严重怠慢”,每次都是“救火般突击”。进取路上,他不时也有苦恼,特别是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时,但冷静思考后,他又一如既往地以大忙人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在日志中写道:“把说废话的时间放在埋头苦干上,一切让事实来说话。”“人生不必过于计较得失,有些事情你就闷着头去做,也许你的意外获得就在其中。”“莫与人比,莫与人争,空谈误国。每日少说一句话,就可多做一件事 (哪怕多看一篇文章)。今日起聚焦重要事,按计划行事,为有价值事而为。” 俗话说得好:“皇天不负苦心人。”正是因为他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他得到了成功和收获,也给服务社赢来掌声和鲜花。如今拥军社有了“法治进军营”“传统文化进军营”“21味进军营”等10多个响当当的公益文化品牌,成为了小岛公益事业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范永贵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086837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333328 本月:1009203 今天:50975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